物质的性质与变化
老师在课堂上演示了如下的3个有趣的实验:
①用坩埚钳夹持一小块石灰石,用酒精灯加热。2分钟后把石灰石放入含有酚酞溶液的蒸馏水中,酚酞溶液不变色。
②用坩埚钳夹持该石灰石,还用酒精灯加热,同时向灯焰上通入氧气,1分钟后将石灰石再次放入含有酚酞的蒸馏水中,酚酞溶液产即变成红色
③向②中变红的溶液中逐滴滴加盐酸,酚酞溶液又变为无色。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石灰石不具备受热分解的性质
B.实验①中,在受热的条件下,石灰石没有发生化学变化
C.化学反应需要一定的条件,下实验①中,灯焰温度达不到石灰石分解的温度
(2)通入氧气,能影响碳酸钙分解反应的原因是,正确的是( )
A.氧气能降低碳酸钙分解所需要的温度
B.氧气能改变碳酸钙的性质
C.氧气是CaCO3分解的催化剂
D.增加了单位时间内酒精分子与氧分子发生有效碰撞的次数,提高了灯焰的温度。
(3)在初中阶段,涉及到物质的化学性质主要有:
A.可燃性;B.热稳定性;C.酸性;D、碱性;E、金属活动性;F.非金属活动性
在上述变化中,酒精表现的化学性质是(填代号,下同)__________________;盐酸表现的化学性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4)写出上述实验中发生的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化学就在我们身边,它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1)请从“氮气、干冰、不锈钢、汽油”中选择适当的物质填空:
①可用于制造医疗器械的是 ;②可用于人工降雨的是 ;
③可用于除去衣服上油污的是 ;④可用作保护气的是 .
(2)现有H、C、O、Ca四种常见的元素,请选用其中的元素写出符合下列要求的物质各一种(用化学式表示):
①常用的溶剂 ;②大理石的主要成分 ;
③天然气的主要成分 ;④汽水中含有的一种酸 .
自然灾害常常致使当地原有水源被破坏,寻找的新水源需经检测和处理后,才能成为饮用水.
(1)新水源中的泥沙经静置后,通常可以通过 (填操作名称)将其除去.水中难闻的异味,可添加活性炭除去,这是利用了活性炭的 性.
(2)经过净化后的水,还可以通过 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3)请写出日常生活中节约水资源的具体措施: (任写一条).
实验探究氢气遇到氧气发生爆炸的条件:
(1)甲装置中仪器“A”的名称是;在实验室中利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发生的化学方程式是;利用锌粒和稀硫酸制取氢气,可以利用下列(选填“甲”或“乙”)装置;
(2)利用丙装置将氢气、氧气混合气体收集起来,可以观察数量,通过活塞控制两者气体的比例关系,利用一次性保鲜袋收集混合气体,然后直接点燃保鲜袋。
(3)实验共四次,实验数据及现象记录在下表:
实验次数 |
第一次 |
第二次 |
第三次 |
第四次 |
氢气与氧气的体积比 |
1︰2 |
1︰4 |
1︰19 |
1︰39 |
氢气的体积百分数 |
33% |
20% |
5% |
3.3% |
点燃后现象 |
爆炸 |
爆炸 |
爆炸 |
保鲜袋燃烧,没有爆炸 |
由此可见氢气与氧气混合发生爆炸,除要达到燃烧的三个条件外,还和有关。
水是非常良好的溶剂,是生活、生产中最重要的物质,请回答下列问题:
(1)KNO3溶于水后得到的溶液,具有稳定性和性。根据如图所示的KNO3和NaCl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2)50℃时,KNO3的溶解度(填“大于”、“等于”或“小于”)NaCl的溶解度;
(3)10℃时,KNO3的溶解度约为;
(4)在温度不变的情况下,将NaCl的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可采用恒温蒸发水和的方法。
(5)在40℃时,将质量分数相等的KNO3和NaCl溶液,冷却到20℃,此时有关它们质量分数的关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选填编号)
A.可能KNO3溶液质量分数大
B.可能NaCl溶液质量分数大
C.两者可能仍旧相等
“达菲”是目前世界上治疗H1N1流感病毒的良药。生产“达菲”的主要原料是莽草酸,可从茴香中提取。如图为莽草酸理化性质的描述。回答下列问题:
(1)莽草酸物质中,共有种元素,其中氢、氧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碳、氧原子的个数之比为。
(2)其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填图中序号)。
(3)莽草酸的摩尔质量是g/mo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