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年云南玉溪1)下列操作或装置中没有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A.O2性质验证 | B.电解水 | C.用玻璃刀裁划玻璃 | D.CO2性质验证 |
把磨得很光滑的铅片和金片紧压在一起,在室温下放置5年后再将它们切开,可以看到它们相互渗入约1mm深.这个现象说明
A. | 固体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
B. | 温度越高,固体分子运动越剧烈 |
C. | 固体分子之间存在着引力和斥力 |
D. | 固体分子之间只有引力,没有斥力 |
下列各种粒子,不带电的是()
A. | 原子核 | B. | 质子 | C. | 中子 | D. | 电子 |
在加热条件下,向装有10 的硬质玻璃管中通入 一段时间,最终玻璃管中剩余固体8.4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与 反应, 是过量的 |
B. | 反应生成 的质量为8.4 |
C. | 反应生成 的质量为1.6 |
D. | 参加反应的 占原总质量的80% |
下列四个图象能正确反映实验变化关系的有
A |
B |
C |
D |
![]() |
![]() |
![]() |
![]() |
常温下,足量的镁、铁分别同时放入少量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稀盐酸中 |
敞口放置于空气中的浓硫酸或稀盐酸 |
加热
、
的饱和溶液(不考虑溶剂的蒸发) |
少量的碳在密闭的集气瓶中与氧气完全燃烧 |
A. |
A |
B. |
B |
C. |
C |
D. |
D |
下列实验目的、操作、现象、结论都正确的是
选项 |
实验目的 |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A |
测定溶液 | 用玻璃棒蘸取待测液滴在用蒸馏水润湿的
试纸上 |
试纸变为浅红色 |
溶液
为2 |
B |
鉴别
和
|
在装有等量水的试管中分别加入
、
固体 |
加
的试管水温升高,加
的试管水温降低 |
A是
,b是
|
C |
验证燃烧是否需要
|
做白磷是否燃烧的对比实验![]() |
前者不燃烧,后者燃烧 |
燃烧需要
|
D |
比较
、
的活泼性 |
将未经打磨的
条放入
溶液中 |
无明显现象 |
的活性炭低于 |
A. |
A |
B. |
B |
C. |
C |
D. |
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