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甲地(50°E,50°N)昼长16小时,乙地(50°W,50°N)日出的地方时是

A.4时 B.5时 C.6时 D.8时
科目 地理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未知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读1950年某气候类型区的人口密度(人//krn2)表,完成下列各题。

亚洲
欧洲
北美洲
非洲
南美洲
大洋洲
全世界
61.3
———
30.0
9.6
6.4
4.2
18.4


该气候类型最有可能是()

A.热带雨林气候 B.地中海气候
C.温带海洋性气候 D.热带沙漠气候

该气候类型在亚洲分布区的典型农业地域类型是()

A.游牧业 B.大牧场放牧业
C.商品谷物农业 D.水稻种植业

对该气候类型在南美洲分布区的土地、矿产资源过度开发可能导致()
①土壤盐碱化加剧②河水含沙量增多③南极冰川退缩加快④生物多样性减少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2010年,三亚市流入人口20. 0万,比2000年增长1. 16倍,其中,外省流入人口12. 1万,省内其他市县流入人口7. 9万;而流出人口仅3. 1万。读三亚市2010年各年龄组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图(单位:%),
完成下列各题。

据图可知,三亚()

A.人口老龄化严重 B.劳动适龄人口比重大
C.低年龄组人口性别比偏低 D.育龄妇女总量较少

影响三亚市人口流动的主要因素是()

A.自然因素 B.婚姻因素
C.经济因素 D.政治因素

目前,我国统计工作中将城市分为以下几组:loo万人口以上为特大城市;50万一100万人口为大城市;20万一50万人口为中等城市;20万人口以下为小城市。读我国不同规模的地级及以上城市数量变化表,完成下列各题。
不同规模的地级及以上城市数量变化(座)


200万以上
100万~200万
50万~100万
20万~50万
20万以下
合计
1998年
20
61
77
61
4
233
2008年
41
81
110
51
4
287
2008年/1998年
205%
133%
143%
84%
100%
123%

资料根据国家统计局(1998年、2008年)数据计算
从城市数量看,1998~2008年我国()

A.大、中、小城市均衡发展
B.中等城市比特大城市发展快
C.小城市发展比特大城市快
D.中小城市发展相对较慢

为促进我国城市化进程有序推进,我国应()

A.有序放开特大城市落户限制 B.合理推动中小城市发展
C.严格控制中等城市人口规模 D.限制农村人口流人城市

2012年7月20日,央视《朝闻天下》栏目详细介绍了西藏地区的“一江两河”工程,“一江”指的是雅鲁藏布江,“两河”指的是拉萨河和年楚河,“一江两河”工程的实施保障了西藏地区粮食和蔬菜供应。结合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11分)
材料一 下图为“一江两河”工程示意图。

材料二 “一江两河”地区年平均气温在8.2~24 ℃,年降水量在270~550 mm,适合小麦、青稞、豌豆等作物生长。
(1)简述雅鲁藏布江的水文特征。3分
(2)结合材料二,简述“一江两河”流域地区的气候特征。4分
(4)结合材料,简述“一江两河”流域综合开发的地理条件。4分

我国外流区域和内流区域的河流,丰水期都在夏季,其主要原因是()

A.受气温的影响,夏季全国普遍高温
B.受季风影响,全国大部分地区雨热同期
C.全国大部分地区降水集中于夏季
D.东部季风区受夏季风的影响,西部受夏季高温的影响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