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天安门广场上的国旗与太阳同时升起,下列日期中升旗仪式最早的是(   )

A.5月1日 B.7月1日 C.8月1日 D.10月1日
科目 地理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小题。
材料一:《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使黄河三角洲开发成为国家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材料二:下图为黄河三角洲示意图。

图示黄河河段(  )

A.支流众多
B.汛期主要出现在7、8月份
C.含沙量小
D.无凌汛现象

黄河三角洲生态经济区的建立与发展,对当地产生的主要影响有(  )
①解决资源供求矛盾 ②消除城乡差别 ③提高环境的承载力 ④优化产业结构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近年来,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世界范围内又一次出现了产业转移新趋向。调整产业结构、产业优化升级是我国东部沿海地区面临的新形势,由此也引发了我国部分地区出现企业用工短缺现象,有文章称此现象为“用工荒”。结合上图,完成小题。

如果图中a、b、c分别代表劳动力、原料、技术三个区位因素,则甲、乙、丙、丁四种工业类型中最容易出现“用工荒”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如果图中a、b、c分别代表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产值比重,则在甲、乙、丙、丁四国之间最可能发生产业转移的是(  )

A.甲→丁 B.乙→丁
C.丙→甲 D.甲→乙

下图为“我国三种资源跨区域调配示意图”。据此完成小题。

关于①资源调配线路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经过我国地势的三级阶梯
B.穿越两类陆地自然带
C.目标市场位于海南
D.资源主要来自我国新疆和中亚

②资源调配线路建设的不利条件是(  )

A.受地势影响抽水北送
B.污染严重,水质差
C.开挖新河道,建设成本高
D.加大海河的防洪压力

③资源对输入地的直接影响是(  )

A.改善大气环境质量
B.出口加工工业比重增加
C.外来务工人员明显增加
D.电子工业升级换代

读2011年我国部分省级行政区经济增长状况统计表,完成小题。


天津
上海
湖南
湖北
四川
重庆
内蒙古
陕西
贵州
GDP(亿元)
11 190
19 195
19 635
19 594
21 026
10 011
14 000
12 391
5 600
增速(%)
16.4
8.2
12.8
13.8
15
16.4
15
13.9
15

关于统计表中各省级行政区2011年经济发展的比较,正确的是(  )

A.贵州发展水平最低,增长速度较快
B.“两湖”生产总值最高,经济实力最强
C.重庆增长速度最快,发展条件最好
D.上海经济增长最慢,人均GDP降低

关于我国三大经济地带的分析,正确的是(  )

A.东部地带经济增长快,主要原因是地理位置优越
B.中部地带经济实力强,主要原因是矿产资源丰富
C.西部地带发展潜力小,主要原因是人力资源贫乏
D.中、西部地带发展机遇好,主要原因是承接产业转移

1991年克鲁格曼提出了完善了的中心外围理论,它揭示了经济地理聚集内在的运行机制。他认为集聚力和离心力都受到贸易自由化水平的影响,当集聚力大于离心力,企业趋向于集聚;反之则企业不会发生产业集聚现象。读“集聚力与离心力与贸易自由化关系图”,根据题意完成小题。

以下对图中各要素之间的关系描述,正确的是(  )

A.贸易自由化程度与集聚力、离心力均呈负相关
B.随着贸易自由化程度的增加,集聚力和离心力相互之间呈负相关
C.集聚力与离心力两者相比,随着贸易自由化程度的增加,离心力变速快
D.集聚力与离心力两者相比,随着贸易自由化程度的增加,集聚力变速快

关于图中M和N两区域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珠江三角洲的企业向广东边远地区扩散,说明珠江三角洲的企业处于M区
B.随着经济全球化不断加深,企业将一直趋向于集聚
C.中国加入WTO后,企业将出现不断分散的现象
D.处于N区域的企业趋向于分散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