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沿50°N一带的四地近地面等压面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从气压状况的角度分析,甲地近地面为 气压控制,乙地近地面为_______ 气压控制。
(2)从近地面气流状况分析,丙地吹 ___ 风,丁地吹 风。
(3)如果甲地为海洋,乙地为陆地,此时罗马的气候特征是 ,该季节,适合在 (南极/北极)进行极地考察。
(4)画出甲乙之间的热力环流示意图。
(5)大气中,热力环流的实例有 和______________。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国西南地区是地震和泥石流的多发地区,在川、滇、黔交界地带形成了以地震、滑坡、泥石流为主的灾害系统。导致这三种地质灾害多发的自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人类活动及其对自然环境施加的影响,可以间接或直接诱发地质灾害。由于人类对植被破坏会导致地质灾害日趋频繁,人类大规模的工程活动会造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地质灾害)的发生。
(3)当今世界,地质灾害发生的频度和成灾强度不断增高的原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如何做好地质灾害的防御?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干旱灾害是我国最主要的自然灾害之一。据统计,自然灾害中85%为气象灾害,而干旱灾害又占气象灾害的50%左右。
材料二 中国各地降水季节分配表(占年总量的百分比)
地区 |
春雨 |
夏雨 |
秋雨 |
冬雨 |
华南地区 |
11 |
43 |
39 |
7 |
华北平原 |
9.8 |
73 |
13 |
4.2 |
长江中下游 |
22 |
45 |
18 |
15 |
西北干旱区 |
32 |
29 |
10 |
29 |
材料三 我国部分地区干旱灾害分布区域图
(1)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的特点是什么?
(2)说明图中A、B两地区干旱形成的季节及原因。
(3)分析减少我国干旱灾害应该采取哪些措施。
根据材料和图13,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20世纪90年代以来,上海一方面争取了国产大飞机总装等项目,另一方面向安徽等地转出部分制造业。同时,城市内部空间结构优化,制造业集中分布区不断调整。下图表示上海市2004制造业就业比重的空间分布。
(1)图中甲地为(功能区),简述判断理由。
(2)分析国产大飞机总装基地落户上海的原因。
(3)从产业转移角度,分析部分在沪皖籍从业人员返乡创业的原因。
读“我国西气东输主干道走向示意图”(图12)和“我国受益于西气东输的部分上市公司简况表”,回答下列问题。(15分)
(1)图中“西气东输”管道②段经过的地形区是,为什么选择经过该地形区? (5分)
(2)“西气东输”工程最有利于解决我国下列的问题(填字母)。(2分)
A.水资源紧张 | B.自然资源分布与生产力分布不相协调 |
C.交通紧张 | D.木材短缺 |
(3)输气管道尽量经过大、中城市,从环境保护的角度考虑,主要目的
是(2分)
(4)目前,我国用于“西气东输”沿线的水土保持工作的投资重点是①②③④四段中
的段。(2分)
(5)表格中,因“西气东输”工程而受益较多的上市公司有两家,其主要原因分别是,。(4分)
读图1和图2,填表比较甲、乙两个省级行政区的地理特征。(每空1分,共8分)
项目 |
甲 |
乙 |
省级行政区简称 |
辽 |
|
气候类型 |
||
经济发展 有利条件 |
、等矿产资源丰富、原有工业基础好等 |
毗邻、特别行政区 改革开放(早或晚)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