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反应①Fe(s)+CO2(g)FeO(s)+CO(g)△H=akJ·mol—1,平衡常数为K;反应②CO(g)+1/2O2(g)=CO2(g) △H=bkJ·mol—1
测得在不同温度下,K值如下:

温度/℃
500
700
900
K
1.00
1.47
2.40

(1)若500℃时进行反应①,CO2起始浓度为2mol·L—1,CO的平衡浓度为_____________。
(2)反应①中的a__________0(填大于、小于、等于)。
(3)700℃反应①达到平衡,要使得该平衡向右移动,其它条件不变时,可以采取的措施有__________(填序号)
A.缩小反应器体积                            B.通入CO2
C.升高温度到900℃                   D.使用合适的催化剂
(4)下列图像符合反应①的是___________(填序号)(图中是速率、为混合物中CO含量,T为温度且T1>T2

(5)由反应①和②可求得,反应2Fe(s)+O2(g)=2FeO(s)的△H=__________。

科目 化学   题型 填空题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探究温度、压强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本题共12分)聚合氯化铝(PAC)的化学式为[Al2(OH)nCl6-n·xH2O]m,它是一种新兴的高效净水剂。
某兴趣小组尝试以工业废弃物铝灰为原料,利用酸溶法制备聚合氯化铝,主要流程如下:

完成下列填空:
40.用37.5%的浓盐酸配置100 mL 6 mol/L盐酸,所需的玻璃仪器有量筒、烧杯、_______。
41.步骤III调节pH至4.0~4.5,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使得到的PAC晶体较纯净,所用的X物质可以是_______(填编号)。
a.氨水b.铝c.氢氧化铝d.偏铝酸钠
42.步骤IV需要保持温度在85℃,可采用的加热方法是_____________。
43.为测定PAC样品中n的值,可以采用如下方法:
①称取一定质量样品,充分研碎后在_________(填仪器名称)中加热、灼烧至质量不再变化,得到1.020g固体,其成分是_________(填化学式)。
②另称取相同质量的样品,用_________(填化学式)溶解后,加入足量AgNO3溶液,得到3.157 g白色沉淀。
由上可知,该PAC样品中n的值为___________。
44.也可用烧碱溶解铝灰,再用稀盐酸调节pH至4.0~4.5,该法称为“碱溶法”。与“酸溶法”相比,“碱溶法”的缺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任写一点)。

(本题共12分)石油脱硫废气中含有较多的硫化氢,如何对其进行综合利用回收硫是研究的热点。完成下列填空:
35.实验室用启普发生器制备硫化氢气体,原料可选用__________(选填编号)。

A.稀盐酸与硫化铜 B.稀硫酸与硫化亚铁
C.稀硝酸与硫化锌 D.浓盐酸与硫化钠

若要得到一瓶干燥纯净的硫化氢,除启普发生器外,还应选用的装置依次是____(填编号)。

36.如图,将充满相同体积(同温同压)的二氧化硫与硫化氢气体的集气瓶对口放置,抽去毛玻璃片充分反应。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检验最终剩余气体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

37.一种回收硫的方法称为克劳斯法,其主要流程是先将部分H2S氧化为SO2,再与剩余H2S作用。若废气中含67.2 m3 H2S,为充分回收硫,需要消耗空气_____m3(设空气中O2的体积分数为0.20)。
38.工业上常用吸收-电解法回收硫。主要过程分两步:
第一步,用FeCl3溶液吸收H2S。此过程中溶液pH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第二步,过滤后对滤液进行电解,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Fe2++ 2H+ 2Fe3+ + H2↑吸收-电解法的优势是:① H2S的吸收率高;②____________。有人提出,第二步可以改为向所得溶液中通入O2,也能实现同样的目的,此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9.请再设计一种从硫化氢中回收硫的方法(用化学方程式表示)。_________________

(本题共12分)对燃煤烟气和汽车尾气进行脱硝、脱碳和脱硫等处理,可实现绿色环保、节能减排等目的。汽车尾气脱硝脱碳的主要原理为:
2NO(g)+2CO(g)N2(g)+2CO2(g)ΔH= Q(Q>0)。
一定条件下,在一密闭容器中,用传感器测得该反应在不同时间的NO和CO浓度如下表:

时间/s
0
1
2
3
4
5
c(NO)/mol·L-1
1.00×10-3
4.50×10-4
2.50×10-4
1.50×10-4
1.00×10-4
1.00×10-4
c(CO)/mol·L-1
3.60×10-3
3.05×10-3
2.85×10-3
2.75×10-3
2.70×10-3
2.70×10-3

29.写出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0.前2s内的平均反应速率υ(N2) =mol/(L·s);达到平衡时,CO的转化率为
31.下列描述中能说明上述反应已达平衡的是________________
A.2υ(NO)=υ(N2)
B.容器中气体的平均分子量不随时间而变化
C.容器中气体的密度不随时间而变化
D.容器中CO的转化率不再发生变化
32.采用低温臭氧氧化脱硫脱硝技术,同时吸收SO2和NOx,获得(NH4)2SO4的稀溶液。往(NH4)2SO4溶液中再加入少量(NH4)2SO4固体,的值将(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33.有物质的量浓度相等的三种铵盐溶液:①NH4Cl②NH4HCO3③NH4HSO4,这三种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填编号);
34.向BaCl2溶液中通入足量SO2气体,没有沉淀生成,继续滴加一定量的氨水后,生成BaSO3沉淀。用电离平衡原理解释上述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本题共12分)元素周期表中ⅦA族元素的单质及其化合物的用途广泛。
23.与氯元素同族的短周期元素的原子,其核外能量最高的电子所处的电子亚层是
24.碘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为防缺碘,食盐中常添加碘酸钾,该物质内存在键(填化学键类型)。
25.溴单质是唯一常温下呈液态的非金属单质,它的电子式是;液溴的保存通常采取的方法是
26.通过比较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____可以判断氯、溴两种元素非金属性强弱。
27.工业上,通过如下转化可制得KClO3晶体:

①配平I中反应的总化学方程式,并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NaCl + □H2O □NaClO3+ □
②II反应过程能析出KClO3晶体而无其它晶体析出的原因是
28.CuCl(s)与O2反应生成CuCl2(s)和一种黑色固体。在25℃、101kPa下,已知该反应消耗1 mol CuCl(s),放热44.4 kJ,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本题共12分)
某酯(H)是一种合成多环化合物的中间体,可由下列路线合成(部分反应条件略去):

49.A→B的反应类型是________,B→C为加成反应,则化合物M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_____;
50.H中除了羰基()外,含有的官能团名称是_______________;
51.E→ F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2.TMOB是H的同分异构体,具有下列结构特征:①核磁共振氢谱表明,分子中除苯环外,其它氢原子化学环境相同;②存在甲氧基(CH3O—)。TMOB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________;
5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D和F中均属于炔烃类物质
B.A能和HCl反应得到聚氯乙烯的单体
C.1mol G完全燃烧生成7mol H2O
D.H能发生加成、取代反应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