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是某地的地形剖面图,其中纵坐标的划分间隔为0.5cm,横坐标的划分间隔为1cm,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图中的垂直比例尺和水平比例尺分别是()
| A.1:1000和1:50000 | B.1:2000和1:50000 |
| C.1:5000和1:20000 | D.1:20000和1:5000 |
图中B点的绝对高度和相对于A点的相对高度分别是()
| A.350米和200米 | B.300米和250米 |
| C.300米和350米 | D.200米和300米 |
读经纬网图,回答下列各题。
关于图中所见部分不同纬线的长度,叙述正确的是()
| A.①线是②线的1/2 | B.②线比③线长 |
| C.③线比④线长 | D.①②③④四条纬线一样长 |
甲、乙两人从G点出发,甲向北行,乙向东行,如果前进的方向保持不变,那么()
| A.两人都能回到原出发地点 | B.两人都不能回到原出发地点 |
| C.只有甲能回到原出发地点 | D.只有乙能回到原出发地点 |
读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回答下列各题。
图中陡崖的相对高度可能为()
| A.249米 | B.250米 | C.349米 | D.350米 |
河滩A、B之间的河段,河流的流向大致为()
A.自西北向东南B.自东南向西北
C.自东北向西南D.自西南向东北
读“我国某高原地貌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该地区为解决农业用水、人畜用水问题,广泛采用“小水窖工程”,其主要原因是()
| A.地表径流少 | B.降水变率小 |
| C.蒸发旺盛 | D.年降水少 |
该地貌形成的地质作用主要是()
| A.流水堆积 | B.流水侵蚀 |
| C.水平挤压 | D.风力堆积 |
我国反映地理知识的诗词、谚语众多,如①“清明时节雨纷纷”、②“黄梅时节家家雨”、③“三月无雨旱风起,麦苗不秀多黄死”、④“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⑤“山北黄牛下地,山南水牛犁田”等。据此完成下列题。①②③④依次反映的是我国哪几个地区的地理特征()
| A.青藏高原 黄土高原 黄淮海平原 西北地区 |
| B.云贵高原 长江中下游地区 华北平原 青藏高原 |
| C.东南沿海地区 长江中下游地区 华北平原 西北地区 |
| D.江淮地区 华北平原 西北地区 四川盆地 |
谚语⑤中的山最有可能的是()
| A.天山 | B.南岭 | C.巫山 | D.秦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