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探究植酸酶对鲈鱼生长和消化酶活性的影响,研究者设计并进行了相关实验,实验步骤及结果如下:
①鲈鱼的驯养:将从海洋中捕获的鲈鱼鱼苗在浮式海水网箱中饲养14 d,用普通饲料投喂,备用。
②饲料的配制:在每千克普通饲料中添加200 mg植酸酶,配制成加酶饲料;并将普通饲料和加酶饲料分别制成大小相同的颗粒,烘干后储存。
③鲈鱼的饲养:挑选体格健壮、大小一致的鲈鱼随机分组,放养于规格相同的浮式海水网箱中,放养密度为60尾/箱。给对照组的鲈鱼定时投喂适量的普通饲料,给实验组的鲈鱼同时投喂等量加酶饲料。
④称重并记录:投喂8周后,从每个网箱中随机取20尾鲈鱼称重。结果显示,对照组、实验组鱼体平均增重率分别为859.3%、947. 2%。
⑤制备鲈鱼肠道中消化酶样品,并分别测定消化酶的活性,结果如下表。
|
蛋白酶活性( U/mg) |
脂肪酶活性( U/mg) |
淀粉酶活性( U/mg) |
对照组 |
1. 09 |
0. 08 |
0.12 |
实验组 |
1. 71 |
0. 10 |
0. 13 |
根据上述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①中选用鲈鱼鱼苗而不是成体的主要原因是
;实验前的驯养是为了 。
(2)步骤②中将配制好的饲料进行烘干要特别注意 ,其原因是 。
(3)步骤③中还应控制好的无关变量主要有 。
(4)本实验得出的初步结论是
。
(5)推测鲈鱼的食性并说明理由:
。
从某植物长势一致的黄化苗上切取等长幼茎段(无叶和侧芽)。自茎段顶端向下对称纵切至约3/4处。将切开的茎段浸没在蒸馏水中。一段时间后,观察到半边茎向外弯曲生长,如图所示。若上述黄化苗茎段中的生长素浓度是促进生长的,放入水中后半边茎内、外两侧细胞中的生长素浓度都无明显变化。
(1)根据生长素的作用特点分析半边茎向外弯曲生长这一现象,推测出现该现象的三种可能原因。
原因1是:内侧细胞中的生长素浓度比外侧高,且其促进细胞生长的效果更明显,所以内侧细胞生长较快。
原因2是:,但其促进细胞生长的效果更明显,所以内侧细胞生长较快。
原因3是:内外两侧细胞中的生长素浓度相同,但内外侧细胞对生长素的不同,该浓度的生长素更有利于内侧细胞的生长。
(2)进一步的研究表明,原因3是正确的。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对此进行验证。请完成相关空缺的内容。
Ⅰ.实验器材:某植物长势一致的黄化苗上切取等长幼茎段(无叶和侧芽)若干、大小相同的若干、若干、刀片、测量角度的工具。
Ⅱ.实验原理:略。
Ⅲ.实验步骤(过程图示如下):
①将所有植物的幼茎段对半纵切,再将所有半边茎自下向上对称纵切至约3/4处。
②取20根半边茎切段,在其底端的外侧的琼脂小块依次标记为A1、A2、……、A20,内侧的琼脂小块依次标记为B1、B2、……、B20。
③一段时间后,将所有琼脂小块分别放置在的顶端左侧,在适宜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
④待胚芽鞘出现明显的现象后,用测量角度工具测出每枝胚芽鞘的弯曲度,记录于下表中。(表格略)
Ⅳ.预期实验结果:。
下图为人体内细胞与内环境之间的物质交换示意图,请据图分析回答:
(1)组成人体细胞内环境的是,其中毛细血管管壁细胞生活的内环境是。(填标号)
(2)在一些病理条件下,血浆、组织液和淋巴三者的量都可能发生变化。请举出由于病理原因引起③增多的一个实例。
(3)维持人体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是。
番茄的抗病(R)对感病(r)为显性,高秆(D)对矮秆(d)为显性,控制上述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为获得纯合高秆抗病番茄植株,研究人员采用了如图所示的方法。
(1)若过程①的F1自交3代,产生的后代中纯合抗病植株占________________。
(2)过程②,若只考虑F1中分别位于n对同源染色体上的n对等位基因,则利用其花药离体培育成的单倍体幼苗的基因型,在理论上应有________种;若单倍体幼苗通过加倍后获得M株番茄,通过筛选得到的高秆抗病植株的基因型为_______,约有____________株。
(3)过程③由导入抗病基因的叶肉细胞培养成转基因植株需要利用_________ _技术。
(4)过程④“航天育种”方法中主要的变异类型是_______。卫星搭载的种子应当选用刚萌发的而非休眠的种子,原因是______________ _____。
下图为甲病(A—a)和乙病(B—b)的遗传系谱图,且甲乙两种遗传病至少有一种是伴性遗传病,请回答下列问题:
(1)乙病为染色体遗传病,是由(显性/隐性)致病基因控制的。
(2)Ⅱ一5为纯合体的概率是,Ⅱ一6的基因型为,Ⅲ一13的致病基因来自于。
(3)假如Ⅲ一10和Ⅲ一13结婚,生育的孩子患甲病的概率是,只患乙病的概率是。
(4)如果Ⅰ-1患有神经性肌肉衰弱,控制该病的基因位于线粒体上,则在Ⅲ代中可能患有该病的个体为(填序号)。
下图(一)为高等绿色植物叶肉细胞中的部分代谢示意图;图(二)为不同光照强度下,测定该绿色植物对CO2的吸收速率(ml/h)并绘制成的相应曲线。请据图回答问题。
(1)若要d过程也不发生,则对该细胞处理的方法是__________。
(2)若光照强度处于图(二)的C点时,图(一)中不应存在的箭头是。
(3)已知该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最适温度分别为25℃和30℃,图(二)曲线表示该植物在25℃时光合作用强度与光照强度的关系。若将温度提高到的30℃(原光照强度和CO2浓度不变),理论上图中B点应 (填“左移”、“右移”或“不动”)。
(4)在4 klx光照条件下,该植物2小时内可利用CO2ml。当植物从光照强度4klx突然降至0,则光合作用过程中五碳化合物含量的变化是。
(5)细胞作为一个基本的生命系统,需要外界的能量供应。从能量输入叶肉细胞到能被生命活动所直接利用,其能量转移的具体途径是:(用文字和箭头表示) 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