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课题研究小组为探究生长素类似物——萘乙酸(NAA)的作用,用玉米试管苗进行了相关实验,实验数据如下:
浓度(mg/L) |
平均每株生根数(条) |
平均根![]() |
0.2 |
7.8 |
10.0 |
0.3 |
7.4 |
9.6 |
0.4 |
6.3 |
9.4 |
0.5 |
5.9 |
8.8 |
(1)由表中数据可知,此实验的目的是探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表中数据能否确认“0.2mg/L是该实验最适宜的浓度”?_________(能或不能)。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本实验的设计不够严谨,还需设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萘乙酸是生产上常用的生长素类似物,除本实验的应用外,还可用于防止果实和叶片的脱落、__________________。
为提高日光温室(塑料大棚)的经济效益,需要调控好温室内的光照、温度、气体和湿度,这对作物的生长、产品的品质关系极大。请回答以下生产过程中几个问题:
⑴假如在温室中浇灌H218O,结果在温室内检测到了18O2,请问,18O2是在植物体细胞内叶绿体的上产生,此处与18O2的伴生产物还有。
⑵冬季,密封的温室内容易因CO2缺乏而导致作物产量下降,生产中经常用施加农家肥的方法来增加温室内CO2的含量,原理是
;夏季阴雨连绵时,白天温室内的温度应,这样可以减少作物中有机物的消耗。
⑶在一个密闭的日光温室内,无土栽培蔬菜。作如下实验,开始时在保持适宜温度情况下遮光,并从第5分钟起给予光照。仪器记录了温室内氧气量的变化,如下图所示,请据图分析回答:
①在0~5分钟之间氧气量减少的原因是。5分钟时给予光照,蔬菜细胞的叶绿体中,五碳化合物的含量将。
②在5~20分钟之间,氧气量增加的速率逐渐减小,这是因为
。温室内放置NaHCO3溶液后,蔬菜平均每分钟产生摩尔的氧气。
下图1为绿色植物叶肉细胞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图2是某高等动物雌性个体中处于不同阶段的几个细胞。请据图分析回答:
⑴图1结构7的基质中所能完成的能量转化是,请写出与之相伴的物质变化为。
⑵突然停止光照,图1中仍能产生ATP的结构(或部位)是[ ]
和[ ]。
⑶与图2细胞中血清蛋白合成加工直接相关细胞器有(请用图1中相应结构的数字表示)。当图2中某细胞衰老时,其细胞膜发生的变化是
。
⑷图2中进行减数分裂的是(用图中字母表示),B细胞的名称是
。
⑸图2中B细胞含个四分体,细胞内染色体、DNA、染色单体三者之比为。
为了验证“植物主茎顶芽产生的生长素能够抑制侧芽生长”,某同学进行了以下实验:
①选取健壮、生长状态一致的幼小植株,分为甲、乙、丙、丁4组,甲组植株不做任何处理,其他三组植株均切除顶芽。然后乙组植株切口不做处理;丙组植株切口处放置不含生长素的琼脂块;丁组植株切口处放置含有适宜浓度生长素的琼脂块。
②将上述4组植株置于相同的适宜条件下培养。
回答下列问题:
(1)各组植株侧芽的预期生长情况分别为:
甲组;乙组;丙组;丁组。
(2)比较甲组与乙组的预期结果,能够说明。
(3)比较乙组和丙组的预期结果,能够说明。
(4)比较丙组和丁组的预期结果,能够说明。
(5)顶芽产生的生长素抑制侧芽生长的原因是。
如图是高致敏型禽流感病毒侵入人体后发生免疫反应的图解,图中A~E为有关的物质或结构。请据图回答问题:
(1)过程①是指病毒经过细胞的处理和传递后,特有抗原刺激T细胞,经过②过程形成[B]细胞。
(2)T细胞成熟于。
(3)图中细胞[A]在T细胞传递的抗原刺激下,形成细胞,与体液免疫有关。
(4)[C]与[D]的识别、结合,体现了细胞膜具有的功能。
(5)[E]的最终消灭依赖于作用。
请根据图示回答问题:
(1)图中共同构成内环境的是(填写标号)。
(2)②与③相比,③中不含有的成分是。
(3)图中毛细淋巴管壁细胞生活的具体内环境是_(填写标号)。
(4)若某人长期营养不良,血浆中蛋白质含量降低,会使图中[ ]增多,引起组织水肿。
(5)_调节网络是维持机体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