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二)《记承天寺夜游》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解释下列句中划线的词。
无与为乐者(   ▲    )    ⑵怀民亦未(   ▲    )
⑶相与步于中庭(   ▲    )     ⑷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    )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意味隽永:    ▲   
                                 种种难言的感情尽在其中。

科目 语文   题型 文言文阅读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对下面文段中加点词的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 )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云:“不为外人道也。”

A.要:同“邀”,邀请 B.绝境:与外界隔绝的地方
C.语:说话 D.足:值得

阅读下面两段文言语段,完成小题。
【甲】晏子至,楚王赐晏子酒,酒酣,吏二缚一人诣王。王曰:“缚者曷为者也?”对曰:“齐人也,坐盗。”王视晏子曰:“齐人固善盗乎?”晏子避席对曰:“婴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王笑曰:“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选自《晏子春秋》)
【乙】越石父贤,在缧绁中。晏子出,遭之途,解左骖赎之,载归,弗谢。入闺久之,越石父请绝,晏子戄然,摄衣冠谢曰:“婴虽不仁,免子于厄,何子求绝之速也?”石父曰:“不然。吾闻君子诎于不知己,而信于知己者。方吾在缧绁中,彼不知我也。夫子既已感寤而赎我,是知己:“知己而无礼,固不如在缧绁之中。”晏子于是延入为上客。
(选自《史记·列传·管晏列传》)
注释:(1)缧绁:拘系犯人的绳子。引申为囚禁。 (2)涂:同“途”。 (3)骖:古代一车三马或四马,左右两旁的马叫骖。(4)戄然:惊惧的样子(5)诎:通“屈”,委屈。信:通“伸”,伸展,伸张。 (6)寤:同悟
解释句中加点的实词。
(1)吏二缚一人王()(2)圣人非所与也()
(3)摄衣冠曰() (4) 夫子既已感寤而赎我,知己( )
四项中,加点虚词的意义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婴闻,橘生淮南则为橘入闺久
B.今民生长齐不盗婴虽不仁,免子
C.夫子既已感寤赎我人不知不愠,不亦君子乎
D.所以者何颓碧窈

翻译句子
(1)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
(2)知己而无礼,固不如在缧绁之中。
从以上两则故事中,你认为晏子是个怎样的人?

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
【甲文】晏子将使楚。楚王闻之,谓左右曰:“齐之习辞者也,今方来,吾欲辱之,何以也?”左右对曰:“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王曰,何为者也?对曰,齐人也。王曰,何坐?曰,坐盗。”
晏子至,楚王赐晏子酒,酒酣,吏二缚一人诣王。王曰:“缚者曷为者也?”对曰:“齐人也,坐盗。”王视晏子曰:“齐人固善盗乎?”晏子避席对曰:“婴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王笑曰:“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晏子使楚》)
【乙文】晏子为齐相,出,其御①之妻从门间而窥其夫。其夫为相御,拥大盖,策驷马,意气扬扬甚自得也。既而归,其妻请去。夫问其故。妻曰:“晏子长不满六尺,身相齐国,名显诸侯。今者妾观其出,志念②深矣,常有以自下③者。今子长八尺,乃为人仆御,然子之意自以为足,妾是以求去也。”其后夫自抑损④。晏子怪而问之,御以实对。晏子荐以为大夫。(选自《史记·管晏列传》)
【注】①御:马夫。 ②志念:志向和兴趣。③自下:谦虚 ④抑损:谦逊,抑制(自己的骄态)。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1)缚者为者也 (2)其味不同
(3)夫问其 (4)晏子荐以大夫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1)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
(2)既而归,其妻请去。
读了乙文,你觉得晏子是个什么样的人?
甲文中晏子用类比的方法进行反驳后,楚王为什么笑着说“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乙文“御之妻”用什么方法教育了丈夫,请举例说明。

阅读《柳宗元传》
元和十年,例移 为柳州刺史。时郎州司马刘禹锡得播州刺史,制书下,宗元谓所亲曰:“禹锡有母年高,今为郡蛮方,西南绝域,往复万里,如何与母偕行。如母子异方,便为永诀。吾与禹锡执友,何忍见其若是?”即草奏章,请以柳州授禹锡,自往播。裴度亦奏其事,禹锡终易连州。柳州土俗,以男女质钱,过期则没入钱主,宗元革其乡法。其以没者,乃出私钱赎之,归其父母。江岭间为进士者,不远千里随宗元师法;凡经其门,必为名士。元和十四年十月五日卒,时年四十七。观察使裴行立为营护其丧及妻子还于京师,时人义之。
【注释】①例移:古代官员按惯例调任。②怂播州:今责州遵义,当时为偏远荒凉的地方。③质:抵押。④没:没收。⑤以:同“已”,已经。⑥营护:料理,护送。
解释下面加点的字。
(1)营护其丧及妻子还于京师 (2)禹锡终连州
(3)即奏章,请以柳州授禹锡 (4)时人
下列加点字与“请以柳州授禹锡”中的“以”意义相同的是()

A.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黔之驴》)
B.人走池底,仰视莲花反在天上,以空奇。(《于园》)
C.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两小儿辩日》)
D.明日,普又以其人奏。(《赵普》)

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吾与禹锡执友,何忍见其若是?译文:
选文体现了柳宗元为友、为官、为师三个方面什么样的特点?试用自己的话概括。
(1)为友:
(2)为官:
(3)为师:

常熟有桑悦者,字民怿。书过目,辄焚弃,曰:“已在吾腹中矣。”为诸生,上谒监司,曰“江南才子”。监司大骇,延之校书,预刊落①以试悦。文意不属者,索笔补之。学士丘濬重其文,属使者善遇之。使者至,问:“悦不迎,岂有恙乎?”长吏皆衔②之,曰:“无恙,自负才名不肯谒耳。”使者遣吏召不至,益两使促之。悦怒曰:“始吾谓天下未有无耳者,乃今有之。与若期,三日后来,渎③则不来矣。”使者恚,欲收悦,缘濬故,不果。三日来见,长揖使者。使者怒,悦脱帽竟去。使者下阶谢,乃已。所著书,颇行于世。
【注】①刊落:削除,删去。②衔:怨恨。③渎:轻慢。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实词。
⑴学士丘濬其文()⑵上监司()
⑶与若,三日后来()⑷使者下阶谢,乃()
下列句中“以”字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预刊落试悦

A.吾欲辱之,何 B.丛草为林
C.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攻其后也 D.普颜色不变,跪而拾之

翻译下列句子。
(1)悦不迎,岂有恙乎?
(2)始吾谓天下未有无耳者,乃今有之。
桑悦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简要概括。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