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泊 歙 浦①
[宋] 方 岳
此路难为别,丹枫似去年。人行秋色里,雁落客愁边。
霜月倚寒渚,江声惊夜船。孤城吹角处,独立渺风烟。
【注】① 歙(shè)浦:地方名。
(1)诗中写了哪些意象?营造了怎样的氛围?
(2)“雁落客愁边”是公认的名句,请从“景”与“情”的关系角度简要赏析。
阅读下面这首乐府诗,完成小题。
咏 怀【阮籍】①
朝阳不再盛,白日忽西幽。去此若俯仰,如何似九秋。
人生若尘露,天道邈悠悠。齐景升牛山,涕泗纷交流②。
孔圣临长川,惜逝忽若浮。去者余不及,来者吾不留。
愿登太华山,上与松子游③。渔父知世患,乘流泛轻舟。
注:①阮籍:“竹林七贤”之一,好老庄哲学,与嵇康齐名,蔑视礼教,政治上则采谨慎避祸的态度,对司马氏集团怀有不满,但又感到世事已不可为,于是采取不涉是非、明哲保身的态度,得以保卒余年。
②春秋时期的齐景公晚年登上临淄城外的牛山,见山川之美,感叹自身生命短暂而痛哭。
③松子:赤松子,是古代传说中的仙人。“朝阳不再盛,白日忽西幽”象征着什么?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本诗主要运用了哪些艺术手法?请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浪淘沙 北戴河
毛泽东
大雨落幽燕,白浪滔天,秦皇岛外打鱼船。一片汪洋都不见,知向谁边?
往事越千年,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 这首词的主旨句是哪一句?
词中描绘了一幅怎样的景?“秦皇岛外打鱼船。一片汪洋都不见,知向谁边?”这一句倾注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下阕用“挥鞭”楷括而鲜明地勾勒曹孟德形象,有何妙处?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问题。
鹧鸪天
陆游
家住苍烟落照间,丝毫尘事不相关。斟残玉瀣①行穿竹,卷罢黄庭卧看山。贪啸傲,任衰残,不妨随处一开颜。元②知造物心肠别,老却英雄似等闲!
【注】:①玉瀣:美酒。②元:同“原”。这首词上片描写了哪些生活画面?表现了词人怎样的生活态度?
词的最后两句“元知造物心肠别,老却英雄似等闲”有何深意?它在词中起什么作用?
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小题。
采桑子晏殊
时光只解催人老,不信多情,长恨离亭,泪滴春衫酒易醒。梧桐昨夜西风急,淡月胧明,好梦频惊,何处高楼雁一声?“好梦频惊”是全词的点睛之笔,词中引起“好梦频惊”的原因有哪些?请结合全词作简要分析。
这首词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请具体分析。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问题。
江 行
严羽
暝色蒹葭外,苍茫旅眺情。残雪和雁断,新月带潮生。
天到水中尽,舟随树杪行。离家今几宿,厌听棹①歌声。
【注】①棹歌:行船时船工所唱的歌。诗人为什么“厌听棹歌声”?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请从“景” 与“情”的角度,赏析本诗的颔联。
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