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泊 歙 浦①
[宋] 方 岳
此路难为别,丹枫似去年。人行秋色里,雁落客愁边。
霜月倚寒渚,江声惊夜船。孤城吹角处,独立渺风烟。
【注】① 歙(shè)浦:地方名。
(1)诗中写了哪些意象?营造了怎样的氛围?
(2)“雁落客愁边”是公认的名句,请从“景”与“情”的关系角度简要赏析。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
章台注夜思
韦庄
清瑟怨遥夜,绕弦风雨哀。孤灯闻楚角,残月下章台。
芳草已云暮,故人殊未来。家书不可寄,秋雁又南回。
注章台:即楚灵王行宫章华台,故址在今湖北省监利县西南。
(1)“清瑟怨遥夜,绕弦风雨哀”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在全诗中有什么作用?
(2)本诗的题为《章台夜思》,有人认为这首诗全篇未现一个“思”,却“秋思”不断,令人回味,你同意这种看法吗?请结合具体诗句分析。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如梦令
苏轼
为向东坡传语,人在玉堂深处。别后有谁来?
雪压小桥无路。归去,归去,江上一犁春雨。
注:玉堂,翰林院。此词作于被贬黄州后又到京城做翰林学士时。
(1)“别后有谁来?雪压小桥无路”,苏轼“别”什么地方?别后有没有人来?词人对自己的提问所作回答有怎样的妙处?
(2)“归去,归去,江上一犁春雨。”词人为什么不用“一蓑烟雨”,而用“一犁春雨”?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柳州榕叶落尽偶题
柳宗元
宦情羁思共凄凄,春半如秋意转迷。
山城过雨百花尽,榕叶满庭莺乱啼。
(1)通观全诗,是什么原因使诗人产生“春半如秋”的感觉?
(2)有人说三、四两句将“在物之境”与“在我之情”融合无间,请以“乱”字为例作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①②题。
眼儿媚无名氏
萧萧江上荻花秋,做弄许多愁。半竿落日,两行新雁,一叶扁舟。惜分长怕君先去,直待醉时休。今宵眼底,明朝心上,后日眉头。①下列对本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句“萧萧江上荻花秋”,点明了词人与友人分别的地点和季节。 |
B.“做弄许多愁”一句,生动地表现了荻花对词人无端寻愁的嘲弄。 |
C.“半竿”“两行”“一叶”,连用三个数量词,别致新巧,情趣盎然。 |
D.“明朝心上,后日眉头”两句通过想象,表达离别后无尽的思念。 |
②请简要分析“直待醉时休”一句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王国维语:“一切景语皆情语。”请从上面这首《眼儿媚》和你读过的其他诗文中各举一例,从情景关系的角度,写一段赏析文字。(不少于200字)
在横线处写出诗文原句(限选做其中4道题)。
①,再而衰,。(《左传·曹刿论战》)
②天时坠兮威灵怒,。,平原忽兮路超远。
(屈原《国殇》)
③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④,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
(苏轼《前赤壁赋》)
⑤塞上长城空自许,。,千载谁堪伯仲间!
(陆游《书愤》)
⑥鹰击长空,,。(毛泽东《沁园春·长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