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l~3题。
从文学创作的角度看“寓教于乐”
贺拉斯是罗马帝国初期奥古斯都时代的杰出诗人,也是一个有重要影响的文艺批评家。贺拉斯在《诗艺》中提出的有关诗的作用的一个重要观点——“寓教于乐”,即诗应带给人乐趣和益处,也应对读者有所劝谕,有所帮助。“寓教于乐”思想对l8世纪启蒙运动以及古典主义的文艺理论和文艺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至今仍是衡量艺术作品优劣的标准之一。
贺拉斯认为通常来讲,文艺既具有教育功能,又具有娱乐功能,并对二者采取并重的态度。“教化”在思想史上包含着原型与摹本的双重含义。柏拉图认为,现象世界只是理念世界的摹本,只有原型是永恒不变的真实世界。亚里斯多德虽然承认现实世界的真实性,但是他的质料与形式说仍然是原型与摹本关系的变形。教化观念的产生受到柏拉图、亚里斯多德哲学的影响。“教”,从广义的范围来说,应该包括当时特定历史条件下社会意识和个体意识的综合。如果从文学创作的实际过程来看,“教”应该是诗人(创作者)表达自己的目的意识或情感,而这也是欣赏者(接受者)的对象。当这种意识外化为诗(艺术作品),它就在文学交流中、在审美意识交流中起到中介作用。从诗人创作的审美意识出现到成诗(艺术品)的过程是一个创作的过程,它由一个个具有诗歌个性特点的意象融合成意境,从而达到朱光潜先生的“诗境”。这种物化结构形成固定的“诗境”结构,这个结构在诗(艺术品)的意境的结晶物的笼罩下,并且最终在欣赏者的头脑中外现为诗境。
这个诗境首先在诗人的头脑中呈现,然后由语言、文字、节奏等因素“物化”成诗。诗,就是审美价值发生、展开与实现的中介,是诗人的思想与感情熔铸的“一度审美”的“教与乐”,此时,也在欣赏者的“二度审美”中重现为“教与乐”,在读者的头脑中得到价值的传承。此时诗人的情趣和意象都会在诗中体现。诗人就乐在其中。这样,作品的审美价值、艺术价值就实现了,传统意义上的“教”与“乐”也就整体地实现了。
  贺拉斯认识到文艺的功用,始终主张道德教化功用与审美娱乐功用的统一,指出“教”与“乐”不可只重一方面,他正是认识到在优秀的作品中二者是一个完美的整体。要为当时文艺创作确立道德原则。好的诗歌就是如此。首先,他认为正是因为好的诗歌对人类文明有开化功用,古代诗人“阻止人类不使屠杀,放弃野蛮的生活,”教导人们“划分公私,划分敬渎,禁止淫乱,制定夫妇礼法,建立帮国,铭法于木。”其次,他认为这样的诗歌还具有传达神的意旨,指示生活道路,激励将士奔赴战场,给劳累的人们带来欢乐等功用。最后,他主张诗的道德教化功用和审美娱乐功用的统一,他说:“诗人的愿望应该是给人益处和乐趣,他写的东西应该给人以快感,同时对生活有帮助。寓教于乐,既劝谕读者,又使他喜爱,才能符合众望。”又说:“如果是一出毫无益处的戏剧,长老的‘百人连’就会把它赶下舞台:如果这出戏毫无趣味,高傲的青年骑士便会掉头不顾。”
寓教于乐简洁而精到地概括了“教”与“乐”的关系,是人们对此问题的一次认识上的飞跃。后来为文艺复兴和新古典主义时代的文艺理论家们反复地援引过、讨论过,成为影响后人至深的权威观点。
1.下列关于“寓教于乐”相关内容的理解,不符合原文的一项是
A.“寓教于乐”是罗马杰出诗人、文艺批评家贺拉斯提出的,贺拉斯认为文艺既具有教育功能,又具有娱乐功能,如诗歌既能带给人乐趣和益处,也能对读者有所劝谕、有所帮助。
B.贺拉斯认为“教”与“乐”应双方并重,甚至在优秀的作品中二者能达到完美的统一,这样才能更好的体现文艺的功用。
C.寓教于乐中的“教”不应理解的过于狭窄,从广义上来讲,应该综合当时特定历史条件下社会意识和个体意识。“乐”则可以体现在作者和读者的审美中。
D.作为一次认识上的飞跃,寓教于乐简洁而精到地概括了“教”与“乐”的关系,后来经过反复的创作实践与理论探讨,成为权威观点。
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A.“寓教于乐”思想不但对l8世纪启蒙运动以及古典主义的文艺理论和文艺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且也是现今衡量艺术作品优劣一个标准。
B.从诗人创作的审美意识出现到成诗的过程是一个创作的过程,它由一个个具有诗歌个性特点的意象融合成意境,从而达到朱光潜先生所说的“诗境”。
C.诗作为审美价值发生、展开与实现的中介,既是诗人的思想与感情熔铸的“一度审美”的“教与乐”的产物,也是欣赏者的“二度审美”在头脑中得到价值的传承的体现。
D.贺拉斯认为古代诗人能够通过诗歌阻止人类彼此屠杀,放弃野蛮的生活,甚至教导人们明确公私,礼法行事,所以好的诗歌对人类文明有开化功用。
3.下列对本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教化观念的产生受到柏拉图、亚里斯多德哲学的影响,亚里斯多德在继承柏拉图的观点的同时,又提出自己的主张,即原型是永恒不变的真实世界。
B. “诗境”结构在诗的意境的结晶物的笼罩下,最终在欣赏者的头脑中外现为诗境,这个诗境首先在诗人的头脑中呈现。
C. 贺拉斯认识到文艺的功用,比如一首好的诗歌甚至具有传达神的意旨,指示生活道路,激励将士奔赴战场,给劳累的人们带来欢乐等功用。
D. 诗人的愿望应该是给人益处和乐趣,他写的东西应该给人以快感,其实其他艺术作品也是如此,如果是一出有益且有趣的戏剧,会得到更多观众的支持。

科目 语文   题型 现代文阅读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论述类文本阅读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面的一段文字,完成下题。(每题3分,共12分)
在如今这个资讯发达的时代,不但通信越来越便利了,就连通信的方式也在不断变换。电子邮件、手机短信己成为许多年轻人的新宠。也许不久的将来,一种非常奇怪的保持联络的方式将走入我们的生活:不管你走到哪里,都可以将信息放在空气中,也可从空气中读取别人留下的信息。也许,最善于接受新鲜事物的年轻人将是这种通信方式的第一批倡导者。
你可想像一下,当你走向办公室,正想与老总开个小玩笑时,你的手机突然发出轻微声响,然后你会听到一阵温柔的耳语:“今天老总有要事处理,请勿打扰。”多亏有了放在经理办公桌前方空气中那个看不见的留言的帮助,你没有去冒犯老总。
这不仅仅是一个虚伪的故事,借助全球定位系统(GPS),与空气对话也将成为一种风靡世界的通信方式。利用这种通信方式,发生车祸的汽车司机可以利用车载卫星导航系统将有关车祸现场的信息放在空气中,警告其他驾驶员改道行驶;食客们可以在饭馆门口的空气中留言,向后来者推荐里面的美食或警告大家不要再像他那样又进去上当受骗;海员们可以在暗礁附近留言,相互提醒不要触上暗礁。
实际上,并不是这些信息真的被藏在空气中,而是它们被储存在某个互联网页中,这个网页的地址不是与某个人或某个组织有关,而是与地球表面的各个点一一对应,当你移动时,你的手机或PDA(个人数字助理)中的GPS接收机会不断地进行检测,看看与某个特定点相对应的网页上有没有留下什么信息。如果先前从那里走过的人留下了一小段信息,那么不管是文本形式的还是声音形式的,它都会显示在你的手机的屏幕上或在你的耳机中响起。
感谢GPS接收器系统的快速发展,所有这一切完全有可能现实。GPS接收器系统可以对你在地球表面的位置进行精确定位。它们依靠一个由24颗卫星组成的网络,这些卫星可以不断地向地球发射无线电信号。你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可以接收来自不同卫星的信号。通过对比这些接收器就可以计算出你的位置。在十几年前,买GPS接收器一般需要花费10万美元,而现在只需要花费1OO美元,而且GPS哪接收器的磁针也越来越小,原来有手提箱那么大,现在小到可以置入手机、手表内。
如今,许多汽车都配备了GPS定位器,但带GPS定位器的手机还是凤毛麟角。不过,情况正在悄然改变。现在,美国制造的手机必须带有某种定位技术,当需要紧急服务时,可以通过手机判定他们的位置。欧洲的手机制造商们也在讨论类似的问题。当每个人身边都带有一个定位器时,我们就可以在空气中留言了。
下列不属于“所有这一切”实际所指内容的一项是 ( )

A.不管走到哪里,都可以将信息放在空气中,也可以在空气中读取别人留下的信息。
B.借助全球定位系统(GPS)保持联络的方式将成为下一种风靡世界的通信方式。
C.把信息储存在某个互联网页中,这个网页的地区与地球表面的各个点一一对应。当你移动时,你的手机PDA中的GPS接收器不断进行检测,获取信息。
D.借助全球定位系统(GPS),无论是文本形式的还是声音形式的信息,都可接收。

下列对“完全有可能实现”的依据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

A.GPS接收器系统可以对你在地球表面的位置进行精确定位。
B.有一个由24颗卫星组成的网络定位系统。
C.GPS接收器的价格已经下降到人们可以接受的程度。
D.GPS接收器的磁针越来越小。

下列不属于“GPS精确定位”的必要条件的一项是 ( )

A.一个由24颗卫星组成的网络,这些卫星可以不断地向地球发射无线电信号。
B.你身边带有GPS定位器,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可以接收来自不同卫星的信号。
C.对比这些接收器。
D.计算出位置。

依据文章的内容,以下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 )

A.目前时尚的电子邮件、手机短信等通信方式,将被借助全球定位系统(GPS)与空气对话的通信方式取而代之。
B.只有每个人身上都带有GPS定位器手机,我们才可以在空气中留言。
C.全球定位技术,已被美国及欧洲的手机制造商所应用。
D.要在全世界实现与空气“对话”,最大的障碍是定位器(GPS)应用的覆盖面不广。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空气发电技术
人们常将风力发电视为最洁净、无污染的发电技术之一,但风力发电也有它的不足,在风力微弱的情况下,风车翼片无外力推动,就会静止不动,无法发电。另外,如果联网的风车群有部分不工作,只有几台运转就可能出现过载现象。电给人们带来诸多便利,如果没有电,后果难以设想。可是,电通常只能是发多少,消耗多少,难以存储。虽有一些存储方法,但成本昂贵,难以普及。
在深夜,居民和企业用电均处于低峰,如果是核电站或热力电站,便可以将水压进位于高处的储水站,当需要用电时将水排出,推动涡轮发电机发电。那么,风力发电能否也仿照上述方式,将空气存储起来,到需要时再使用呢?德国工程技术人员找到了一种存储空气的新方法,即在地下建一座大型储气站,用空气压缩机将空气压缩,进行存储。需要时打开阀门,由高压空气推动涡轮机发电。空气排放前,如果再用燃气加热,效率将更高。
70年代末,德国就建成了世界上第一座空气发电站,它的两个储气站位于地下658米和800米,储气量为31万立方米,足够供功率290兆瓦的发电机组工作3小时。美国Norton电站储气站在地下800米,储气量达900万立方米,可发电2700兆瓦,相当于两个大型核电站的峰值发电量,可满足68万户居民的两天用电。
目前,该技术除了能应用于空气电站应急发电外,也是一种获取洁净能源的办法。如果将其与风力发电机组合使用,它将开辟一条全新的提供能源的途径。一个风力发电机群加上压缩空气电站,无论从技术还是从经济角度看,均可以与油、燃气、煤或核能一比高下。如我国的内蒙地区,风力资源丰富,建造风力发电机群,加上空气电站,将有取之不尽的能源。
风速高时,风力发电机群同时工作会出现电力过剩情况,这时就可以将空气压缩进地下储气站,到需要时再放出。
空气发电技术现在还少有人问津,原因是目前矿物能源的价格太低,以致人们还无需去考虑。一旦矿物能源耗尽,政府对二氧化碳排放标准严加限制,对洁净能源的需求就会骤然而升。当然,空气发电也并非是零排放,但与热力发电相比,仅是它的二十分之一,每度电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为10至15克。如果该技术能够投入使用,那么它将是生态能源领域的一项新突破。

有关风力发电与空气发电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风力发电靠的是自然风力,空气发电靠的是人造空气。
B.利用风力所发的电不能存储;利用压缩空气发的电可以存储。
C.风力发电因受风力影响而有所不足,而空气发电可以不受风的影响而独立发电。
D.风力发电受自然条件的限制,稳定性不够;空气发电能用于应急发电,还能获取洁净能源。


下列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核电站或热力电站,在居民和企业用电均处于低峰时,可以将水像压缩空气一样压缩,当需要用电时将水排出,推动涡轮发电机发电。
B.无论从技术还是从经济角度看,空气发电十分优越,它可以与油、燃气、煤或核能一比高下。
C.风速高时,风力发电机群同时工作会出现电力过剩情况,可以将空气压缩进地下储气站,到需要时再放出。
D.空气发电技术现在还少有人问津,因为空气发电不是零排放,而政府对二氧化碳排放限制又很严。


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A.被压缩储存的空气在释放发电前加热,会获得更高的发电效率,核电站或热力电站被压进高处的水也可以仿照这种做法。
B.空气发电技术是生态能源领域的新突破,它投入使用后,能解决世界的能源危机。
C.将风力发电和空气发电两者组合,我们将获得比风力发电稳定持久的能源。
D.一旦矿物能源耗尽,我国必将大力发展风力发电和空气发电,尤其内蒙地区将全面采 用两种发电技术相结合的模式。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从“禽流感”到“人流感”
10月以来,从亚洲、欧洲到美洲,国际社会正试图通过全球布防的一致行动来共同抵御
禽流感。为何禽流感这样一种早已存在的动物传染病,会让国际社会现在如此严阵以待?
禽流感是禽流行性感冒的简称,它是一种由甲型流感病毒的亚型引起的传染性疾病。甲型流感病毒的病毒抗原结构分为H和N两大类,H是血细胞凝集素,是帮助病毒感染其他细菌的酵素,其作用有如病毒的钥匙,用来打开及入侵人类或牲畜的细胞;N是神经氨酸,能破坏细胞的受体,使病毒在宿主体内自由传播。
根据H和N的形态,甲型病毒可由15种H亚型和9种N亚型排列组合而成。引起人类疾病流行的流感病毒株,以往只发现三种H抗原(H1.H1.H3)与两种N抗原(H1.H1.H3)。按照这一规律,只能是以上5种抗原组合出的流感病毒才能造成人的感染,而其它抗原组合形成的禽流感病毒难以超越物种界限感染人。历史经验也表明,人类感染禽流感的概率非常低。而且很容易康复。
然而,H5N1的出现改变了上述看法。
日前,世界卫生组织(WHO)驻华代表处新闻官Aphaluck Bhatiasevi在接受《时代人物周报》专访时证实:从2003年起至2005年lO月20日,印尼、越南、泰国和柬埔寨等地确认了118起人类感染禽流感病例,其中61人死亡。所有这些死者的灵魂都指向一个名字:H5Nl。
死亡的人数似乎并不多,甚至抵不上一次飞机失事或者一次恐怖分子的炸弹袭击。但和诸多疾病比较起来,禽流感导致的人类死亡率,已经达到一了令人心悸的53.69%!
今年以来,该病在流行病学方面继续朝着不利的方向发展:在亚洲的部分地区已经形成了地方性流行,尽管采取了积极措施,包括扑杀了3.4亿多只家禽,但是爆发仍反复发生。另外,比较不同时期的病毒,发现H5N1的致病性正在不断提高,病毒传播的隐蔽性在增加,这使人类面临更大的威胁。
惟一能松口气的是,H5Nl病毒现在看来还不具备由人传染人的能力。
然而,上述判断只是建立在一目前的情况下。事实上,H5N1病毒可能发生变异却是诸多卫
生专家的共识。世卫组织发言人麦克纳布10月18日警告说,禽流感病毒发生变异已经“不可避免”。路透社也援引专家的观点说,H5N1禽流感病毒早晚都会发生变异,使得其能轻易在人与人之间传播,这只是个时间问题。这种情况一旦发生,会有两种可能:其一,病毒可能变异得更为致命;其二,痈毒和人类的流感病毒混合,产生一种在人与人之间能够轻易传播的新病毒,这将导致大面积的流行,很多人会因此受感染并死亡。
尽管现在各方仍有争论,但是专家们对以下判断的观点却是一致的:从“禽流感”到“人流感”的可能性益在不断增加;禽流感没有边界,禽流感对一个国家的威胁,就是对世界所有国家回察的威胁。
下面关于“禽流感”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禽流感今秋大有蔓延之势,已经引起世界各国的强烈关注。
B.禽流感,可以形象地理解为鸡鸭类韵“感冒”,主要在禽类中传染。
C.禽流感由甲型流感病毒引起,这种病毒表面的蛋白质分为H和N两大类。
D.H5N1型禽流感病毒是15种H亚型和9种N亚型抗原组合之外的新亚型病毒。

下列作为文中画线部分的证据,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亚洲地区已出现人群集中感染H5Nl病毒死亡的案例。
B.诸多卫生专家已形成H5N1病毒发生变异的共识。
C.现在发现的H5N1病毒比以往发现的病毒的致病性有所提高,而且其传播途径更不易觉察 D.和诸多疾病比较起来,H5N1病毒目前导致的人类死亡率高得可怕。

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禽流感是当今世界人类面临的最严重的健康威胁之一。
B.目前看来,H5Nl对人类的免疫系统来说是一个全新、毒性极强的病毒。
C.从2003年底开始的一百多例人类感染禽流感病例全部出现在亚洲,由此可以断言,新
一次流感大流行将在亚洲爆发。
D.如果不加以控制和采取有效防治措施,人类可能面临一个巨大的灾难。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鸟是树的花朵
吴忌
我们穿起了厚厚的棉衣,而有些树木落光了叶子! 看吧,这就冬天了!
一棵树落光了叶子,不能说丑,但缺了枝繁叶茂的风姿,裸露出树枝与树枝之间巨大的空旷,总是遗憾。我时常冲动,希望能在冬天的树枝与树枝之间放点什么。我喜欢让一切事物都从无到有。这令人激动。
冬天总是如此疏疏朗朗,树木仿佛都停止了生长,我们总是怀着一种等待的心理度过冬天,只有下雪,玉树琼枝,以及屋檐吊着冰凌,还能令我们开心。
然而一些鸟落到了树上,大大小小,五颜六色。我仿佛看见满树的花朵!
有时候,鸟是一群一群地飞来又飞走的,黑压压一大片的是八哥或乌鸦,冬天的麻雀也喜欢一群一群地落在光秃秃的树上。黑色的鸟群会在瞬间装点一丛树林。一群白鸽落到树枝上,仿佛早春的玉兰花开,白得丰腴而优雅。鸟儿们叫着喊着,吵吵闹闹。有时候,三只五只,它们散落在稀疏的树枝上。有时候只有一只,孤独地立在细细的树枝上,这使人记起树上的花朵,也是先开一朵,再开一大片的。
每当看到树上落满鸟的时候,我就停下来看。有了鸟的树显得格外生动。冬天的风因为这些小鸟的跳跃,也就显得细微而富有弹性。它们在树枝上唱着歌,一只鸟的歌唱使得树木上的冬天没有了寒冷的凝滞。乌鸦的歌声粗壮而无所顾忌,麻雀使得冬天没有了秩序。有时一只鸟独自唱出婉转的歌声,细细地发颤、发亮,犹如一个回味爱情的人在冬天品着春茶。那是妙不可言的。
树枝上的鸟比真实的花朵还要美丽。你见过一朵花从春天开到冬天吗?你见过树上的花朵在树枝与树枝之间飞来飞去吗?你见过会唱歌的花朵吗?这是一只鸟再造了冬天的生机。
鸟是树的花朵,此前肯定有人发现并且说出如此美丽的事物不会等到今天才有人惊喜。我站在树木这下,我想做的事,鸟儿们替我做了,它们真的在冬天的树枝与树枝之间打开花朵,排练了舞蹈,播放了音乐。
实际上,鸟儿一直都在树上:在春天的树上,在夏天的树上,在秋天的树上。只是由于树上有了真正的花朵,有了枝繁叶茂的摇动,我们看到了更多生命的美丽,因此而忽视了树上有小鸟。一年四季,鸟儿从来就是树上的花朵。它们隐藏在树叶之间,与绿叶一起舞蹈。与春风一起唱歌;夏天的蝉鸣由一只鸟定调,秋天的月夜被一声鸟鸣切开。树木本来就是鸟的家园。
一只翠鸟就住在池塘边的灌木上,它翠绿的羽毛比深绿或浅绿的树叶更加艳丽,我们一眼就能认出树叶里的翠鸟之花。两只黄鹂可以让一棵柳树更加婀娜,我想杜甫当年在美丽的锦城思念家乡,一声婉转的鸟鸣,就让他想起了江南。江南的二月,哪一棵树上没有黄鹂的歌声和舞蹈? 不管树上有没有花朵,黄鹂总会落到二月妁江南。喜鹊踏梅如何? 乡村的快乐都在一树灿烂的梅花上,喜鹊就是开在乡村的花朵。
我喜欢夏天的白鹭,它们整个夏天都住在村头河边的树林里。白鹭们从碧绿的水田里归来,落到树梢上,远远望去,就是一树最浪漫的花朵。最不能忘怀的是村子里的月夜,白鹭们栖宿在那棵枫树上,夜风把树叶吹得哗哗地响,月光会把枝头的白鹭摇上摇下,翻开它们长长的翅膀。我有时候回忆童年,村头的枫树一定会出现,树上的白鸶也一定会出现。
我想,一年四季的树木会感谢一年四季的鸟。人也会的。真细想起来,我记住的人不是很多,而我记住的鸟却不少。因为,我认定鸟是树的花朵,千姿万态的花朵,常开常新的花朵,跳着舞蹈的花朵,唱着歌曲的花朵…… (选自《散文》2004年第3期,有删改)
本文是写鸟的,为什么开头却用了三个自然段铺陈描写冬天的树?(4分)
“我记住的人不是很多,而我记住的鸟却不少”,从全文看,作者写到了哪些鸟?作者的。思路是怎样展开的?(6分)
“鸟是树的花朵”,本文的标题有什么含义?(4分)
结合原文,回答下面的问题。(8分)
(1)揣摩第七段的三个问句,体会此处的问号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4分)
(2)第八段中“我想做的事”指文章中的哪两句话?你怎样理解作者的这种想法?(4分)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信息革命”时代
杰西卡·马修斯
数十年以后,我们所谓的全球化现象将被视为世界正在经历的巨变结果而非原因。历史学家将把大致从1990年开始的这个时代称为“信息革命时代”。他们所说的“信息”不仅仅指数据处理和通信技术,而且指生物技术的与之密切相关并且同样革命性的进步。他们将认为,与其技术先辈工业革命一样,信息革命同样导致统治方式、经济和社会的根本变化,而且速度更快得多。
工业革命改革了规模和力量的参数,并将国际关系、经济和战争置于以物质规模和获取自然资源为重点的轨道。当然,就物质资源而言,信息革命所起的作用恰恰相反,但它的实质在于,它能够改变各种关系,并能消除无论是时间还是空间内部的界限。
这种界限之一是看来不可改变的此处与彼处之间的界限。比如一次应征税的交易之类的事件发生的地点已不再显而易见。在市场、战争和个人身份方面,与之相关但更重要的国内与国外之间的关系正在变得模糊。随着诸如资金、商品、污染、流行文化等等的跨国界流动日益增强,对内政策和对外政策之间的差异正在逐渐消失。这种趋势有一天可能延伸至“我们”的思想与“他们”的思想之间的微妙界限。尽管难以想像,但由于人类对生殖的干预,一方面诸如转基因和克隆,另一方面诸如能自我复制和成长的机器人,甚至生物科学与物理科学之间的界限有一天也会消失。
由于技术进步而改变了的各种关系同样正在改变着国际政治和经济。能直接获得大量信息的人数急剧增多,这意味着大多数政府,尤其是大国政府及其中央银行和情报机构等机构的作用将大大减弱。无论相对地说还是绝对地说,非政府的行动者都获得了权力。由于信息传播的建设的加快,权力从政府向市场的转移得到了增强。市场能在瞬息之间作出反应,政府天生不能。政府必须以单一声音说话,这需要层层决策,而层层决策必定是缓慢的。
通向这个新时代的道路将不是平坦的。这种变革的艰巨性意味着,他们将受种族的、宗教的、民族主义的或者基于利益的强烈反对的干扰。并且与在工业革命中一样,受周期性金融灾难的干扰。技术变革的空前速度将使所有社会遭受巨大压力,并将根据各种文化对迅速变革的不同承受程度,使他们呈现出不同的面貌。
在这种大趋势范围内,可能出现无数迥然不同的结果。几乎没有什么东西是预先决定的。这可引起一场革命,它的影响将取决于明智或愚蠢的政策和社会选择。在信息和通信技术本身的法则和结构的范围内,在为了控制他们而将出现的法律中,存在各种选择。这些选择将形成个人隐私的界限,确定这些极其强大的工具基本上是为公共目的服务,不是为商业目的服务,平衡都市空间和网络空间,并衡量每个社会内的个人需要和社会需要以及价值观念。
“而且指生物技术的与之密切相关并且同样革命性的进步”中,“之”字指代的是( )

A.信息革命时代 B.数据处理和通信技术
C.生物技术 D.工业革命

“信息革命所起的作用恰恰相反”这句话中,“恰恰相反”指的是( )

A.工业革命导致统治方式、经济和社会的根本变化,信息革命导致这些变化发展更快。
B.工业革命改变了规模和力量的参数,信息革命改变了各种关系。
C.工业革命以追求物质规模和获取自然资源为重点,信息革命以消除各种界限为重点。
D.工业革命追求物质规模的扩大和获取更多的自然资源,信息革命不追求物质规模的扩大和获取更多的自然资源。

下列各项中不属于“此处与彼处之间的界限”的一项是( )

A.应征税的交易之类的事件发生的地点不再显而易见。
B.在市场、战争和个人身份方面,国内与国外的关系变得模糊。
C.随着资金等的跨国界流动日益增强,对内对外政策差异逐渐消失。
D.生物科学与物理科学之间的界限将会消失。

根据4—6段内容,下列分析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信息革命削弱了政府的作用,使权力从政府向市场转移,有利于民主化的进程。
B.信息革命的道路是不平坦的,会受到种族的、宗教的、民族主义的、利益的各种干扰以及周期性金融灾难的干扰。
C.信息革命使所有社会都面临巨大压力,使他们作出不同的选择,从而得到不同的结果。选择的正确与否是受各种文化制约的。
D.所谓正确的选择,应指通过法律确定信息和通信技术这些极其强大的工具基本上是为商业目的服务的。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