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饮用矿泉水。如图是某饮用天然水部分商标图,图中列出了理化指标。我据此回答:这里的钙、镁、钾、钠指的是()
A.单质 | B.原子 | C.分子 | D.元素 |
某溶液中由水电离产生的C(H+)=1.0×10-10mol/L,则下列各组离子在该溶液中肯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A.K+、Na+、HCO3-、CI- | B.Na+、K+、NO3-、Cl- |
C.K+、Na+、S2-、NO3- | D.Mg2+、Na+、SO32-、CO32- |
用下列方法测定空气中的污染物含量:将一定体积的空气通入吸收剂,并测定其电导的变化(导体的电阻愈小,它的电导愈大),如测定H2S的含量,若用CuSO4溶液吸收,可测定很大浓度范围内的H2S,但电导变化不大;若用浓溴水吸收,仅限于低浓度范围内的H2S,但有很高的灵敏度。现要兼顾吸收容量与灵敏度,测定空气中Cl2的含量,则应选用下列吸收剂中的
A.Na2SO3溶液 | B.KI溶液 |
C.NaOH溶液 | D.H2O |
用标准的NaOH溶液滴定未知浓度的盐酸,选用酚酞作为指示剂,造成测定结果偏高的原因可能是
A.配制标准溶液的NaOH中混有Na2CO3杂质 |
B.滴定终点读数时,俯视滴定管的刻度,其他操作正确 |
C.盛装未知液的锥形瓶用蒸馏水洗过,未用未知液润洗 |
D.滴定到终点读数时,发现滴定管尖嘴处悬挂一滴溶液 |
将醋酸钠饱和溶液加热
A.碱性增强 | B.碱性不变 | C.PH不变 | D.碱性变弱 |
实验室在配制硫酸铁溶液时,先把硫酸铁晶体溶解在稀硫酸中,再加水稀释至所需浓度,如此操作的目的是
A.防止硫酸铁分解 | B.抑制硫酸铁水解 | C.提高硫酸铁的溶解度 | D.提高溶液的P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