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哲学基本问题在人们的现实活动中表现为

A.人与人的关系 B.社会与自然的关系
C.人与世界的关系 D.主观与客观的关系
科目 政治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未知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某社区居民委员会的一名成员提出一个事关居民利益的方案,建议在社区活动中心内设立日间照料室,以帮助老年人解决生活困难。该方案应该()

A.由居民委员会主任决定 B.由居民委员会讨论决定
C.提请居民会议讨论决定 D.报请有关行政部门批准

按照统一部署,市、县两级民政部门与组织部门紧密配合,截至2011年8月4日,济南市已有4671个村和340个社区完成村、社区居委会换届选举,一次换届成功率达到94.67%。从选民的角度看,下列与村、社区居委会换届选举方式相同的是()
①乡镇人大代表的选举 ②政协组成人员
③县级人大代表的选举 ④乡镇政府组成人员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毕业季已过,社会上仍有一些“毕剩客”(尚未落实就业单位的大学毕业生)。他们并非无业可就或不想工作,而是挑肥拣瘦,主动放弃就业机会,这样的情况被称为“选择性失业”。下列措施有利于缓解这一问题的有()

A.政府统筹安排就业
B.加强劳动者职业技能培训
C.树立职业平等观和多种方式就业观
D.签订劳动合同,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

.(26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贫困是世界各国和国际社会面临的挑战。促进发展,消除贫困,是人类孜孜以求的理想。材料一中国政府始终将减缓贫困作为国家发展的重要目标和任务,努力使经济社会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中国政府开始有组织、有计划、大规模地开展农村扶贫开发,先后制定实施《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1994—2000年)、《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01—2010年)》、《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等减贫规划。
(1)从政治生活角度思考,中国政府为什么高度重视扶贫减贫工作?(12分)
材料二 2001—2010年,随着宏观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把扶贫投入作为公共财政预算安排的优先领域,各级财政累计投入扶贫开发的资金达到2043.8亿元,年均增长11.9%。政府出台了一系列区域发展政策和惠农政策措施,促进了贫困地区和农村的经济社会发展。各级政府动员和组织社会各界,通过多种方式支持贫困地区开发建设,有力促进了我国减贫事业发展。到2010年底,贫困地区居民的生存和温饱问题已基本解决,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社会事业不断进步。
(2)结合材料二,运用经济生活相关知识对我国扶贫减贫政策和措施加以阐释。(14分)

美国著名诗人罗伯特·弗罗斯特有一首名为《未选之路》的诗,诗中写道:两条路分散在树林里/而我选择了人迹更少的一条/从此决定了我的一生。诗中蕴含的哲理是
①价值观是人生的重要向导
②要在砥砺自我中实现人生价值
③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往往会因人而异
④价值观对人的行为具有驱动和决定作用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