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在中国文人心中有着独特的内涵。“自古逢秋悲寂寥”,在秋的文化意识中,悲秋也可以算得上是普通的意识了。“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秋成了一种凄凉、伤感、悲苦的象征。但是,秋的描写也总有些欢快的调子,如刘禹锡的“我言秋日胜春朝”。这些差异的存在说明( )
A.诗人的感受完全是主观的,不具有任何客观基础 |
B.诗句反映的是人的心理感受,而非认识对象的客观状况 |
C.美感是带有主观性的,不同的人对同一事物的反映具有差别 |
D.意识有时候不是对客观事物的反映 |
占全球人口20%的发达国家占世界 GDP的86%、世界出口市场的82%、;而占全 球人口75%的南方仅占全球GDP的14%和出口市场的18%。占世界人口20%的最贫穷的南方国家,只占上述领域的1%。这说明全球发展的最突出问题是()
A.局部动荡 | B.南北发展不平衡 |
C.不公正、不合理的国际旧秩序 | D.沉重的债务负担 |
某地党委在开展“创先争优”活动过程中开展了“四百活动”:“串百家门”——深入恳谈听取民声;“知百家事”——蹲点调研掌握民情;“连百家心”——尽心竭力解决民忧;“送百家经”——结对帮扶促进民富。下列最能体现上述做法的是( )
A.统筹兼顾、科学发展 | B.以人为本、执政为民 |
C.民主执政、依法执政 | D.总揽全局、协调各方 |
2014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制度确立65周年。坚持这一重要制度的意义在于
①有利于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 ②有利于各民主党派与中国共产党共同执政
③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经济和文化的发展 ④有利于推动祖国的和平统一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④ |
2014年3月5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在北京召开。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欢迎中外记者届时前来采访。人大会议对外开放是()
①国家权力机关对人民负责的体现 ②国家自信和政治民主发展的表现
③依法执政的表现 ④政府有权威的表现
A.①③ | B.②③ | C.①② | D.②④ |
关于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地方是我国的少数民族聚居区
②自治权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核心
③实行民族区域自治适合我国“大杂居、小聚居”的分布特点
④民族区域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是指自治区党委和自治区政府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