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是宋祁《玉楼春·春景》中的名句。清代著名诗词评论家王国维在《人间词话》里对其作过如下评价:“著一‘闹’字而境界全出。”但同时代的著名文论家李渔却在《窥词管见》里说:“此语殊难索解。争斗有声之谓‘闹’,桃李争春则有之,红杏闹春,余实未之见也。”两种不同的评论表明 ( )
A.都不符合审美法则 |
B.认识不一定是由客观存在决定的 |
C.意识能否正确反映客观事物受主观因素的影响 |
D.主观与客观是不可能统一的 |
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提出社会主义经济是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的论断,对这一论断理解不正确的是()
A.突破了把商品经济和计划经济对立起来的传统观念 |
B.认为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必须自觉依据很运用价值规律 |
C.认为对企业仍然用强制性计划来指导 |
D.认为适当扩大指导性计划和市场调节的范围 |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于市场经济认识上的重大突破在于()
A.市场经济就是法治经济 |
B.市场经济就是以市场为基础性手段配置经济资源 |
C.市场经济是国家宏观调控的经济 |
D.市场经济不属于社会基本制度的范畴 |
斯大林关于国家计划产生高级盈利的观点,旨在论证()
A.国家经济计划的可变性 | B.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
C.经济效益的重要性 | D.市场经济的必然性 |
在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存在范围的问题上,毛泽东对斯大林认识的发展表现在毛泽东认为 ( )
A.全部生产资料是商品 | B.有些生产资料是商品 |
C.全部生活资料是商品 | D.有些生活资料是商品 |
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的特点是()
①国家运用指令性计划,直接掌握、控制人财物资源 ②权力主要集中在中央 ③经济管理权限过分集中 ④国家包购包销,企业无权销售
A.①② | B.①②③④ | C.①②③ | D.③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