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细胞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胃蛋白酶的分泌需要多种细胞器参与 |
B.细胞的衰老和凋亡都受基因调控 |
C.分裂期的细胞内mRNA的水平比分裂间期的要高 |
D.ATP是所有细胞可直接利用的能源物质 |
某哺乳动物的基因型为AABbEe,右图是其一个精原细胞在产生精子细胞过程中的某个环节的示意图,据此可以判断( )
A.图示细胞为初级精母细胞,细胞中含两个染色体组 |
B.该精原细胞产生的精子细胞基因型最可能是ABe、aBe、AbE |
C.图示细胞中,a基因来自于基因突变或基因重组 |
D.三对基因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
在晴朗的夏季,将一正常生长的绿色植物放入密闭的透明玻璃罩内培养。每隔一段时间用CO2浓度检测仪测定玻璃罩内CO2浓度,绘制成如图所示曲线。据图得出的正确判断是( )
A.FG段表明气孔关闭,不进行光合作用 |
B.E点时植物体内的有机物含量比A点时多 |
C.D点开始进行光合作用,H点光合作用消失 |
D.该植物体内的有机物总量在一昼夜24小时内有所增加 |
如图甲~丙依次表示某动物体内细胞分裂图,每条染色体上DNA含量的变化,不同分裂时期细胞核中染色体数目、染色单体数目与染色体DNA数目关系变化。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图甲所示细胞对应于图乙中的DE段、图丙中的② |
B.图甲所示细胞分裂时期核糖体、中心体代谢活跃 |
C.图丙中与图乙中BC段对应的只有② |
D.图丙中引起②→①变化的原因是同源染色体的分离 |
图一中曲线1表示在最适温度、最适pH条件下时间与生成物量的关系,图二中曲线2表示在最适温度、最适pH条件下,底物浓度与酶促反应速率的关系。据图分析正确的是( )
A.图一曲线1中,a点后,限制生成物量不再增加的因素是底物浓度 |
B.图二曲线,酶量减少后,图示反应速率可用曲线5表示 |
C.分别在图二中取b、c点的速率值,对应图一中的曲线3和4 |
D.减小pH,重复该实验,图二曲线2应变成曲线6,增大pH,应变成曲线5 |
小麦种子萌发时产生的淀粉酶可将淀粉水解为麦芽糖、葡萄糖等。小麦种子萌发的最适温度为30 ℃左右(此时产生淀粉酶的速度最快)。取适量小麦种子在20 ℃和30 ℃培养箱中培养4天,分别取等量的萌发种子制成提取液Ⅰ、提取液Ⅱ。取3支试管,编号为甲、乙、丙,分别加入等量的淀粉溶液,然后加入等量的提取液和蒸馏水(如图所示)。45 ℃水浴保温5 min,然后用斐林试剂进行检测,观察3支试管中溶液的颜色分别是( )
A.甲呈蓝色,乙呈砖红色,丙呈无色 |
B.甲呈无色,乙呈砖红色,丙呈蓝色 |
C.甲、乙都呈砖红色,丙呈无色 |
D.甲、乙都呈砖红色(乙的颜色比甲深),丙呈蓝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