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知突触前神经元释放的某种递质可使突触后神经元兴奋,当完成一次兴奋传递后,该种递质立即被分解。某种药物可阻止该种递质的分解,这种药物的即时效应导致( )
A.突触前神经元持续兴奋 | B.突触后神经元持续兴奋 |
C.突触前神经元持续抑制 | D.突触后神经元持续抑制 |
下列不属于多倍体特点的是()
A.茎秆、叶、果实、种子都较大 | B.发育迟缓 |
C.营养物质含量增多 | D.高度不育 |
下列对于植物激素调节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植物生长素是以酪氨酸为原料合成的 |
B.顶端优势现象表明生长素的横向运输是一种主动运输 |
C.植物生长素和脱落酸对于植物的某一具体生理过程可能具有拮抗作用,但是在调节植物生长发育方面具有协调性 |
D.植物体的某一细胞只受到某种单一植物激素的作用 |
生活在科罗拉多大峡谷的Abert松鼠被一条河流分成了2个种群。南北岸的松鼠经过大约一万年的演变,在形态和体色方面发生明显的差异。下列说法不符合“以自然选择学说为核心的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观点的是()
A.两个种群形态和体色的差异,是种群基因频率定向改变的结果 |
B.突变和基因重组,为松鼠形态和体色的进化提供原材料 |
C.两岸食物和栖息条件的不同,导致两个种群基因突变的方向不同 |
D.河流的阻隔使南北岸松鼠的基因交流受阻,导致基因库差异加大 |
图甲表示果蝇卵原细胞中的一对同源染色体,图乙表示该卵原细胞形成的一个卵细胞中的一条染色体,两图中的字母均表示对应位置上的基因。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图甲中的同源染色体上最多只有三对等位基因
B.图乙中的卵细胞在形成过程中肯定发生了基因突变
C.图中的非等位基因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发生了自由组合
D.基因D、d的本质区别是碱基对的排列顺序不同
下表是用洋葱为材料做的实验,其中实验名称、选材部位和实验现象都正确的是
实验名称 |
选材部位 |
实验现象 |
|
A |
探究植物细胞的失水 |
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 |
紫色区域变小 |
B |
观察有丝分裂 |
根尖分生区 |
多数细胞染色体排在细胞中央 |
C |
低温诱导染色体数目的变化 |
根尖分生区 |
多数细胞是正常的二倍体细胞 |
D |
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
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 |
细胞多数区域呈绿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