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表示某高等动物细胞分裂各阶段染色体数与核DNA数的比例关系(用实线表示)和细胞质中mRNA含量的变化(用虚线表示)。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该图表示的细胞分裂方式为有丝分裂 |
B.核糖体发挥功能的主要时期是c阶段 |
C.着丝粒分开发生在e阶段 |
D.核DNA含量加倍发生在b阶段 |
在搭建DNA分子模型的实验中,若有4种碱基塑料片共20个,其中4个C,6个G,3个A,7个T,脱氧核糖和磷酸之间的连接物14个,脱氧核糖塑料片40个,磷酸塑料片100个,代表氢键的连接物若干,脱氧核糖和碱基之间的连接物若干,则()
A.能搭建出20个脱氧核苷酸 |
B.所搭建的DNA分子片段最长为7碱基对 |
C.能搭建出410种不同的DNA分子模型 |
D.能搭建出一个4碱基对的DNA分子片段 |
下图为某生物一个细胞的分裂图像,着丝点均在染色体端部,图中1、2、3、4 各表示一条染色体。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
A.图中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期 |
B.图中细胞DNA数是该生物体细胞DNA数的2倍 |
C.染色体1 与2 在后续的分裂过程中会相互分离 |
D.染色体1 与3 可能会出现在同一子细胞中 |
下图表示机体特异性免疫的部分过程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过程Ⅰ属于体液免疫,过程Ⅱ属于细胞免疫 |
B.巨噬细胞也参与图示免疫过程 |
C.细胞a只能为B淋巴细胞,细胞b只能为T淋巴细胞 |
D.细胞c只能为浆细胞,细胞d只能为致敏T细胞 |
如图为过敏反应的原理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过敏反应为抗原首次进入机体引起的免疫反应,表现为发作迅速,反应强烈 |
B.图中首次进入人体的过敏原与再次进入的过敏原的类型可相同,也可不同 |
C.过敏反应属于特异性免疫中的细胞免疫,其调节方式为神经—体液调节 |
D.过敏反应有明显的个体差异和遗传倾向,图中靶细胞释放的组织胺等物质可引起毛细血管扩张,平滑肌收缩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