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群在理想环境中,呈“J”型曲线增长(如图中甲);在有环境阻力条件下,呈“S”型曲线增长(如图中乙)。下列有关种群增长曲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若该图表示草履虫种群增长曲线,当种群数量达到e点后,增长速率为0 |
B.种群中出现环境阻力是在d点之后 |
C.若该图表示蝗虫种群增长曲线![]() |
D.K值是环境的最大容纳量,不随环境的变化而变化 |
将含14C标记的CO2提供给绿藻进行光合作用,图甲、图乙表示一部分实验结果。图甲所示的过程是进行光照15分钟后,突然变成黑暗。图乙所示的过程是在光照条件下,供给浓度为1%的CO2,5分钟后,即在横轴为0时CO2的浓度降低为0.003%,10分钟后再换成浓度为1%的CO2持续5分钟。曲线a、b、c分别表示C6(主要是葡萄糖)、C5和C3三种化合物中的一种。下列相关描述错误的是( )
A.图甲中AB段14C量突然增加的原因是黑暗条件下,所消耗的C3突然减少 |
B.图乙中CD段14C量大幅度增加的原因是CO2量突然增加,固定CO2生成的C3增多 |
C.图乙中EF段14C量突然增加的原因是CO2量突然减少,固定CO2时所消耗的C5少,积累的C5增多 |
D.曲线a、b、c分别表示C5、C3、C6三种化合物 |
下列关于细胞分裂有关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一个被32P标记的1对同源染色体的细胞,放在31P的培养液中经两次有丝分裂后,所形成的4个细胞中,每个细胞含标记的染色体个数为可能是0、1、2,含有标记细胞数为2、3、4 |
B.在某动物在精子形成过程中,若姐妹染色单体未分离,则可形成染色体组成为XXY的后代 |
C.二倍体动物在细胞分裂后期含有10条染色体,则该细胞很可能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后期 |
D.某二倍体正常分裂中的细胞若含有两条Y染色体,则该细胞一定不可能是初级精母细胞 |
如图是某二倍体生物细胞分裂模式图,根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该图所示细胞分裂时期是等位基因分离的时期②该细胞有可能是次级精母细胞或次级卵母细胞或极体③该细胞中1与2,3与4为同源染色体④该细胞中有2个染色体组,1与2为一组,3与4为一组⑤该细胞中,如果1是Y染色体,那么,2也是Y染色体,3与4为常染色体
A.只有1种说法是正确 |
B.只有2种说法是正确 |
C.只有3种说法是正确 |
D.只有4种说法是正确 |
控制植物果实重量的三对等位基因A/a、B/b和C/c,对果实重量的作用相等,分别位于三对同源染色体上。已知基因型为aabbcc的果实重120克,AABBCC的果实重210克。现有果树甲和乙杂交,甲的基因型为AAbbcc,F1的果实重135~165克。则乙的基因型是()
A.aaBBcc | B.AaBBcc | C.AaBbCc | D.aaBbCc |
已知桃树中,树体乔化与矮化为一对相对性状(由等位基因A、a控制),蟠桃果形与圆桃果形为一对相对性状(由等位基因B、b控制),以下是相关的两组杂交实验。
实验(1):乔化蟠桃(甲)×矮化圆桃(乙)→F1:乔化蟠桃︰矮化圆桃=1︰1
实验(2):乔化蟠桃(丙)×乔化蟠桃(丁)→F1:乔化蟠桃︰矮化圆桃=3︰1
根据上述实验判断,以下关于甲、乙、丙、丁四个亲本的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分布情况正确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