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实验中用电流表和电压表和电阻箱,电压表使用的量程为0~15V,电流表选用的是0.6A的量程。示数如图所示,该电压表所示的电压测量值为_________V,电流表所测电流是 A,电阻箱读数 Ω。)
小明与小芳为了探究泡沫塑料和棉絮的保温性能的好坏,两人设计并做了这样的实验,他们用这两种材料分别包着装有热水的密闭烧瓶,让它们自然冷却,利用温度计和计时器定时测量两烧瓶中的水温随时间变化的情况。
(1)为保证实验的科学性,除了取大小、厚度相同的泡沫塑料和棉絮外,还应考虑影响水温变化的其他因素,即保持烧瓶相同、环境因素相同、水的体积相同和水的相同。
(2)按照计划操作,小明与小芳把实验测得的时问和温度数据记录在下表中:
分析实验数据可知,从计时开始到40min后,泡沫塑料包的水温度降低了℃,而棉絮包的水温度降低了℃,由此你能看出,在这两种材料中,保温效果比较好的是。
(3)已知水温下降的特点:温度较高时,水温下降得较(选填:”快”或“慢”)。
根据这一特点,时间为30min时,棉絮组的水温可能是下列选项中的哪一个?( )
A.36℃ | B.39℃ | C.42℃ | D.45℃ |
盛夏来临,人们又为“怎样才能晒不黑”而犯愁,资料表明:将皮肤晒黑的罪魁祸首是太阳光中的长波紫外线,“好奇实验室”为此检测了若干衣服的防晒效果。
检测方法:先用光纤探头和计算机测算出阳光中长波紫外线的强度;再把衣服挡在光纤探头上,测算出透射到光纤探头上的长波紫外线强度.利用前后两次测得的长波紫外线的强度计算出长波紫外线的透过率.实验数据如表所示:
分析表中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1)该实验是通过比较来分析衣服的防晒效果。
(2)比较实验1、2或3、4得到的结论是。
(3)根据测量结果,请向你的家人提出一条夏季户外活动时着装的建议。
)在学习吉他演奏的过程中,小华猜想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是受各种因素影响的,他决定对此进行研究.经过和同学们讨论,提出了以下猜想:
猜想一: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横截面积有关
猜想二: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长短有关
猜想三: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材料有关
为了验证上述猜想是否正确,他们找到了下表所列9件规格的琴弦,因为音调的高低取决于声源振动的频率,于是借来一个能够测量振动频率的仪器进行实验:
(1)为了验证猜想一,应选用编号为的琴弦进行实验.
(2)为了验证猜想二,应选用编号为的琴弦进行实验.
(3)为了验证猜想三,必须知道该项内容.请在表中填上所缺数据.
(4)本实验采用的物理探究方法是法。
(5)随着实验的进行,小华又觉得琴弦音调的高低,可能还与琴弦的松紧程度有关,为了验证这一猜想,必须进行的操作是.
微风吹过,金属管风铃发出悦耳的声音。小明想探究管子发出声音的频率与长度、直径的关系。他选取了材料与管壁厚度都相同、长度和直径都不同的三根直管,将它们用细线悬挂,敲击后,测出各自发出声音的频率,数据如下表:
(1)三根管中音调最低的是号。
(2)根据表中数据,能否得出“管子发出声音的频率随长度、直径的增大都会减小”的结论?请说明你的理由。
答:(能/不能);理由:。
(3)小明发现悬挂的金属管发出声音时在做有规律的摆动,认为金属管发出的声音是由于摆动所产生的。请设计一简单的实验来检验小明的想法,简要写出实验方案和判断方法。
实验方案:;
判断方法:。
如图甲所示是某实验小组同学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情景:
(1)该小组同学应该选取两根(选填“相同”或“不相同”)的蜡烛做实验,目的是为了比较蜡烛的像与蜡烛的关系。
(2)实验中所用的玻璃板越(选填“厚”或“薄”)越好,如果把蜡烛A向镜面移动一段距离,又移动蜡烛B去与蜡烛A的像比较,会发现蜡烛A像的大小(选项“变大”、“变小”或“不变”)。
(3)如图乙是该小组的实验记录,通过分析它们发现像与物到玻璃板的距离,像与物的连线与玻璃板。
(4)该小组实验的不足之处是。
(5)此实验不能用家用平面镜进行,是因为家用平面镜,不能确定像的位置。
(6)如果在乙图中像A'的位置放一光屏,光屏(填“能”或“不能”)承接到像,这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