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图中各图所提供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⑴图A实验的目的是:;
⑵图B的实验表明:;
⑶图C的实验中某同学在测量了灯L1两端的电压后,断开开关,然后将AE导线的A端松开,接到D接线柱上,测量灯L2两端的电压,这一做法存在的问题是。
⑷图D的实验可以探究研究电流做功与__________的关系,实验中根据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比较相同时间内电流做功的多少,由此实验现象可得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丽同学在测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得到的数据如下表,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 实验次数 |
1 |
2 |
3 |
| 钩码重G/N |
4 |
4 |
6 |
| 钩码上升高度h/m |
0.1 |
0.1 |
0.1 |
| 绳端拉力F/N |
1.8 |
1.4 |
2.4 |
| 绳端移动距离S/m |
0.3 |
0.5 |
0.3 |
| 机械效率η |
74% |
① |
② |
(1)表中①处应填__________,②处应填_________;
(2)请在图乙中画出滑轮组绕绳方法。通过实验1和实验2数据分析可得出结论:使用不同的滑轮组,提升相同的重物时,动滑轮个数越多,滑轮组的机械效率___;
(3)比较实验1和实验3可得正确结论:使用同一滑轮组,_________________,可以提高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小刚同学做“测定一个小灯泡的功率”的实验,所用灯泡的额定电压是2.2V。
| 实验次数 |
1 |
2 |
3 |
| 电压(V) |
2.20 |
1.50 |
2.50 |
| 电流(A) |
0.22 |
0.16 |
0.24 |
| 功率(W) |
0.484 |
0.24 |
0.60 |
(1)如图是他实验的电路,但连接不完整,请你帮他完成电路的连接。
(2)电路连接完整后,当向右移动变阻器的滑片P时,电压表的示数将,电流表的示数将(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3)实际实验的有关记录与计算如上表:
小刚同学注意到灯的亮度变化是:第二次比第一次暗,第三次比第一次更亮。你认 为,根据他观察的现象和实验数据分析,可得出一些什么结论呢?请写出两点(这两点的意思应不同):
①; ②。
(4)他还注意到实验记录也可以用来计算灯丝的电阻,并完成了有关计算如下表格:
| 实验次数 |
1 |
2 |
3 |
| 电压(V) |
2.20 |
1.50 |
2.50 |
| 电流(A) |
0.22 |
0.16 |
0.24 |
| 灯丝电阻(Ω) |
10.00 |
9.38 |
10.42 |
小刚同学有些纳闷儿:导体的电阻不是与电压、电流无关吗?怎么三次计算的灯丝电阻却不一样呢?请你对此做出两种可能性的解释:
;②。
小羽同学在学校运动会上获得一枚奖牌,他想测出这枚奖牌的密度。做了如下实验。
(1)首先用托盘天平测奖牌的质量。操作如图甲所示,请指出其中的错误:
A.;
B.;
C.。
后来他在老师的的辅导下及时纠正错误,正确地测出奖牌质量为65.6g。
(2)接着他开始测奖牌的体积,但因奖牌体积较大,放不进量筒,因此利用一只烧杯,按如图乙方法进行测量,测得奖牌体积是cm3。
(3)算出奖牌的密度为kg/m3。
在图中,作出物体AB在平面镜MN中所成的虚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