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同学用图所示的电路测小灯泡灯丝的电阻。
(1)请你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实物图连接完整(要求滑片P向右移时,电路中的电流变小)
(2)在连接电路过程中,滑片P应置于 端。(填“左”或“右”)
(3)在某次测量中,如果电流表、电压表的示数如图(乙)所示,则电路中的电流是
A,灯丝两端的电压是 V,灯丝的电阻是 Ω。(保留到整数)
小成同学在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时,在竖立的玻璃板前5cm处放一支点燃的蜡烛A,烛焰高8cm,小成发现在玻璃板的后面出现蜡烛的像,他再取一段未点燃的同样的蜡烛B放在像处,发现该蜡烛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如图所示.
(1)B蜡烛的烛焰高 cm;
(2)为了使像看起来更清晰,小成最好在 的环境中进行(选填“较亮”或“较暗”);
(3)小成在B蜡烛的烛焰上放一根火柴,火柴 (选填“可能”或“不可能”)被点燃;
(4)小成以5cm/s的速度匀速将A蜡烛远离玻璃板2s时,B蜡烛应与A相距 cm才可能与A的像完全重合.
地球附近物体都要受到重力,小考同学认为物体的重力大小与物体的质量有关,他用天平、钩码、弹簧测力计进行了探究.
(1)你 (选填“同意”或“不同意”)物体的重力大小与物体的质量有关依据是
(2)如图甲是他第2次测量中弹簧测力计的读数,该测力计的量程是 N,分度值是 N,请将此时测力计的示数填人下表的空格处.
(3)请你根据表格中的实验数据,在图乙中作出重力随质量变化的图象.
次数 |
1 |
2 |
3 |
4 |
质量m/kg |
O.1 |
0.2 |
0.3 |
0.4 |
重力G/N |
l |
|
3 |
4 |
(4)由图象可知:物体的重力跟物体的质量成 .
(5)若干年后,小考在我国建成的太空站工作时,你认为他用同样的器材 (选填“能”或“不能”)完成该探究.
磁铁具有吸引铁、钴、镍等物质的性质,小蕊和小昌同学想探究磁体对回形针的吸引力的大小与放入它们之间物体的哪些因素有关,请你参与探究并解决一些问题.
(1)如图1,保持磁体和纸片间的距离一定,在纸片上放入不同的物体时,通过比较纸片下面能吸附的回形针数量,显示磁体对回形针吸引力的大小.
回形针的放置有图2中的甲、乙两种方法,依据 的原理,回形针在磁场中某点受到的吸引力等于它的重力,应选择图2中 的方法.
(2)选择正确的方法后,他们在纸片上分别放入形状、面积和厚度相同,材料不同的铁板、铝板等,观察能吸引的回形针个数,多次实验后将数据记录在下表中.
磁体与纸片之间放入的物体 |
不放物体 |
铁板 |
镍板 |
铝板 |
陶瓷板 |
玻璃板 |
塑料板 |
吸引回形针数量/个 |
4 |
1 |
1 |
3 |
3 |
3 |
3 |
②铁、镍、铝都是导体,而铝对磁性屏蔽效果不明显,原因可能是 .
③铝是导体.陶瓷、玻璃和塑料是绝缘体,从表中数据知道,它们对吸引力影响效果相同.据此,你提出一个值得探究的问题:
(3)他们在纸片上分别放入形状和 相同、面积不同的铁板.发现铁板面积越大,吸住的回形针数量越少.
(4)日常生恬中,磁卡常受外界磁场影响出现消磁现象.请你根据含有铁、镍的物体对磁性屏蔽效果明显的性质,再写出一种保护磁卡磁性的方法: .
有一块火山石可以漂浮在水中,小王用天平、量筒和水等器材测量这块火山石的密度,实验步骤如下:
①用天平测出石块的质量m,天平的示数如图;
②向量筒中倒入V1=60mL的水;
③用细线系住石块,放入量筒,用铁丝将其压入水中足够长时间,水面到达65mL处;
④取出石块,水面降到了V3=58mL处;
⑤小王认为石块体积测量不够准确,石块的体积应该包含材质和其中空隙部分的体积,于是又向量筒中加水到60mL处,将刚才取出的石块表面吸附的水清除后,再次没入量筒的水中,此时水面到达V4=66mL处.
请解答下面问题:
(1)该实验原理为 (用物理符号表示).
(2)在步骤④中,水面未回到60mL处的原因是 .
(3)请你根据小王的实验思路,将有关数据及计算结果填入以下表格空白处.
物理量 次数 |
火山石块的质量m/g |
V1 |
V2 |
V3 |
V4 |
火山石块的体积V/cm3 |
火山石块的密度ρ/g•cm﹣1 |
1 |
|
60 |
65 |
58 |
66 |
|
|
① ;② .
(1)图1是牛顿第一定律的实验基础之一,让同一小车从斜面相同高度静止下滑,比较小车在不同水平面上通过的 ,据此可以推理得出:当水平面绝对光滑时,小车将做 .
(2)图2是测量标有“2.5V 0.3A”字样的小灯泡电功率实验,闭合开关,灯泡较暗,为了测出灯泡的额定功率须向 (选填“左”或“右”)端移动滑片P,使电压表示数为 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