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瓜是雌雄异花、雌雄同株的植物。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将生物园里的普通的二倍体
黄瓜的雌花分为四组,处理方法如下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组 别 |
甲 |
乙 |
丙 |
丁 |
开花前是否套上纸袋 |
不套袋 |
不套袋 |
套上纸袋 |
套上纸袋 |
开花后用适宜浓度 的溶液处理柱头 |
不处理 |
用生长素 处 理 |
用生长素 处 理 |
用秋水仙素 处 理 |
A.甲组的处理可能获得二倍体无籽黄瓜 B.乙组的处理不可能获得二倍体无籽黄瓜
C.丙组的处理可能获得二倍体无籽黄瓜 D.丁组的处理不能获得二倍体无籽黄瓜
自然选择直接作用于生物的( )
A.表现型 | B.基因型 |
C.不利变异的基因 | D.肽链结构 |
《物种起源》出版已有150年,但依然深深影响着现代科学研究,达尔文(多选)()
A.提出了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的观点 |
B.提出了用进废退的理论 |
C.认为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 |
D.认识到变异广泛存在并能遗传给后代 |
某海岛上生活着一种昆虫,经调查翅的长度和个体数的关系如图中甲曲线(纵坐标为个体数量,横坐标为翅的长度),后来该小岛上经常刮大风,若干年后再进行调查,你认为最能代表此时情况的曲线是()
A.乙 | B.丙 | C.丁 | D.戊 |
18世纪在某山谷发现趾间有蹼和无蹼的两种老鼠,1900年由于筑坝,使此山谷成为沼泽。现在人们发现,山谷中绝大多数老鼠有蹼,偶尔才能找到一只没有蹼的老鼠。下列四种解释中正确的是()
A.山谷环境的改变,使无蹼向有蹼方向变异 |
B.有蹼鼠对沼泽环境适应性强,成活率提高 |
C.老鼠的有蹼性状主要由环境控制 |
D.蹼有利于在沼泽中活动,使无蹼鼠长出了蹼 |
如图表示长期使用一种农药后,害虫种群密度的变化情况,下列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a点种群中存在很多种变异类型,这是变异不定向的原因 |
B.a→b的变化是生物与无机环境斗争的结果 |
C.b→c是抗药性逐代积累的结果 |
D.农药对害虫的抗药性变异进行定向选择,使害虫产生了抗药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