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示某双链DNA片段及其控制合成的一段多肽链。(甲硫氨酸的密码子是AUG),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转录的模板是乙链 |
B.图所示过程发生的场所是在细胞质基质中 |
C.转录形成的mRNA片段中至少有18个核糖核苷酸6个密码子 |
D.若箭头所指碱基对被替换,则其编码的氨基酸序列可能不会改变 |
一个随机交配的足够大的群体中,某一相对性状中显性性状表现型的频率是0.36,则()
A.该群体繁殖一代后杂合子Aa的频率为0.32 |
B.显性基因的基因频率大于隐性基因的基因频率 |
C.若该种群基因库中的基因频率发生变化,说明一定会形成新物种 |
D.若该种群中A基因频率为0.4,A所控制性状的个体在种群中占到40% |
潮间带满潮池中常见的滨螺是捕食者,吃很多藻类,尤其喜食小型绿藻(浒苔)。如图为藻类种数与滨螺密度的关系,据图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各种藻类存在竞争关系 |
B.滨螺密度越大,藻类种数越多 |
C.若没有滨螺,藻类多样性会降低 |
D.滨螺在中等密度时,藻类多样性程度最高 |
根据现代生物进化学说,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从种群的个体数量角度看,突变在较大的种群中比在较小的种群中容易保存 |
B.对生物体有害的隐性基因在纯合状态下比在杂合状态下容易丢失 |
C.在生物的进化历程中,羊膜动物比非羊膜动物出现得早 |
D.通过染色体加倍得到的四倍体西瓜与二倍体西瓜是两个不同的物种 |
在草原上一个群居的鼠群中,经突变产生了新的毛色基因。下面哪项会对新的毛色在鼠群中成为常见色产生最大影响?()
A.草原是否能提供大量食物 |
B.新的毛色基因是否为显性基因 |
C.鼠群的繁殖率保持稳定 |
D.新的毛色基因是否能提高老鼠在环境中的生存能力 |
在某动物种群中,假如基因型为AA占25%,Aa占50%,aa占25%。这三种基因型的个体在某一环境中的生存能力或竞争能力:AA=Aa>aa,则在长期的选择过程中,下图中哪个图能比较正确地表示A基因和a基因之间的比例变化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