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弱肉强食多国合谋再宰蹇舛中华,外攘内安清廷摇摆又失锦绣河山。”对联中的这场战争给中国造成永久性伤痛有( )
①圆明园被焚毁,中华文化大浩劫 ②内地设厂,民族工业发展受阻
③东北西北大片国土沦丧,金瓯残缺 ④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A.①③ | B.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②③ |
《焚书·答耿中丞》说:“夫天性一人自有一人之用,不待取给于孔子而后足也。若必待取足于孔子,则千古以前无孔子,终不得为人乎?故为‘愿学孔子’之说者,乃孟子自所以止于孟子,仆方痛撼其夫,而公谓我愿之欤?”李贽此话的含义主要是()
A.批判摧残人性的孔子思想 | B.肯定人皆有独立思考权利 |
C.揭露道学家们的虚假面目 | D.主张亲身实践并学以致用 |
“对发展经济来讲,中国的人民公社化运动和苏俄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都是不成功的”。其“不成功”的共同原因是()
A.夸大了人的主观能动性 | B.忽视了市场的调节作用 |
C.超越了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 D.遭遇了西方的经济封锁 |
孙中山先生说:“惟民生主义之意义为何?吾人所主张者,并非如反动派所言,将产业重新分配之荒谬绝伦,但欲行一方策,使物产之供给,得按公理而互蒙利益耳。此即余所主张之民生主义的定义。”由此,我们可认为孙中山先生的民生主义是()
A.管制经济资源以达成真平等 | B.致力劳资和谐以求社会安合 |
C.产业和平收归国有以厚民生 | D.合理分配生产所得以求均富 |
下图所示为1904年驻日大使杨枢的一则奏折(部分)。该奏折反映的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中国儒家文化传统一向重道轻器,重人伦轻科技 |
B.19世纪70年代后国人的救国思潮由物质层面逐渐转向制度层面 |
C.日本近代化起步时间短,科技不如欧美发达 |
D.甲午战败后,国人救国求速成,学习文科较易入门 |
《世界史·现代卷》指出:“二战后到20世纪70年代初期……在西方国家股份公司,股票不再只为少数资本家所拥有。企业普通职工也拥有股票。……企业所有者退出经营第一线,对企业控制力下降,而由专门的管理人员和科技人员从事经营。”这反映了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
A.普遍推行国家资本主义政策 | B.企业所有权发生本质性变化 |
C.企业经营和管理方式发生变革 | D.资本家集团呈现不断扩大趋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