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汉民在自传中对辛亥革命失败原因进行总结:“民众以为清室退位,即天下大定,所谓‘民国共和’则取得从来未有之名义而已。至其实质如何。都非所问。”对这个观点理解正确的是( )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在农村实行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1953年开始的我国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是()
A.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与发展 |
B.性质完全相反的两种经济政策 |
C.为消除“左”倾错误而采取的措施 |
D.调整生产关系以发展生产力 |
1962年,我国发展农业的计划是农业总产值比上一年增长8.5%,实际结果是比上一年增长了11.6%。形成良好发展势头的局面的原因是()
A.提出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 | B.人民公社化运动 |
C.国民经济调整的“八字”方针 | D.周恩来恢复调整国民经济 |
1959年5月15日,陈云在写给毛泽东的信中提到教训时说:“……把生产数字定得少一点(实际是可靠数字),会泄气,我看也不见得。正如少奇同志在政治局讲的,定高了,做不到,反而会泄气。”据此,你认为上面的应该是()
A.高速度 | B.高指标 | C.浮夸风 | D.共产风 |
1956年,一位诗人写道:“请看,中国张开了翅膀——银亮的翅膀!万里的远航!在清朗的日子闪射着辉煌的阳光!”该诗句表达的情感应当是()
A.对解放战争胜利的美好祝愿 |
B.“大跃进”开始初期的信心 |
C.对未来中国全面开放的期待 |
D.三大改造完成背景下的欣喜 |
从1953-1957年,我国进行了第一个五年计划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该计划体现了党的主要指导思想的是()
A.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变革与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同步进行 |
B.国民经济各部门按比例协调发展 |
C.发展生产力,提高人民生活 |
D.在经济建设的同时,加强政治制度建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