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88年英国的“光荣革命”一直为西方的政治家和史学家所津津乐道。这次没有流血的宫廷政变被称之为“革命”,从政治文明演进的角度看,主要是因为它( )
A.推翻了英国的君主统治 | B.保证了工业革命的进行 |
C.确立了英国的君主立宪制 | D.改变了国王的权力来源 |
电视剧《乔家大院》反映晋商文化的显著特点是‘贾而好儒’、‘贾儒结合’。……清乾隆、嘉庆时期,晋商经营达到极盛,然而,从清道光、咸丰时期至清末民初,晋商渐趋衰落”。由此可以推断,晋商的“贾儒结合”实质是
A.近代商业和传统文化的结合 | B.传统文化与近代经济的结合 |
C.传统商业和外国资本主义的结合 | D.旧式商贾与封建权势的结合 |
明朝地理学家朱谋玮在《水经注笺序》中说:“在昔志地者,《禹贡》而下,代有撰述,迄于齐梁,至二百四十四家……隋唐之际,国史散失……犹五十余家,乃今所传,仅《山海》《佛国》《十洲》《神异》数种而已。然而奇编奥记,往往散见。”面对这种状况,最好的解决方法是
A.对“奇编奥记”忽略 |
B.以《山海》等为信史,对“奇编奥记”进行编修 |
C.将“奇编奥记”汇编成《禹贡》 |
D.对《山海》等书与“奇编奥记”均加以考证 |
汉初“驰山泽之禁”,吴王刘濞得以“专山泽之饶”,势力日增。后汉武帝行盐、铁专卖,断绝了豪强大贾对盐、铁的专擅,大大地削弱了地方势力的经济实力。材料认为实行专卖制度
A.有利于巩固中央集权 | B.干扰了正常的商业秩序 |
C.是一种与民争利的行为 | D.是政治专制主义在经济领域的表现 |
秦朝时期,重视关中地区而压迫剥削关东地区;汉光武帝刘秀出身南阳,定都洛阳,于是,“南阳帝乡”和“河南帝城”受到优待。材料体现了古代中国经济政策的特征是
A.重农抑商 | B.区域经济管理 |
C.土地兼并严重 | D.不均衡增长 |
著名史学家黄仁宇认为:“隋唐宋组成的第二帝国带开放性,相对之下,明清组成的第三帝国则带收敛性。”这里的“收敛性”具体表现在
①中央派文官担任地方长官,同时设通判负责监督
②废宰相,以六部分理全国政务
③军机大臣跪受笔录,军国大事均由皇帝一人裁决
④人民不得擅自出海与外国互市,对外贸易只能在官方主持下进行
A.①②③ | B.①③④ | C.②③④ | D.①②③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