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狄更斯在小说《双城记》开篇中说:“那是最好的年代,也是最糟的年代。那是光明的时节,也是黑暗的时节。那是希望的春季,也是悲伤的冬日。那是公元1775年。”狄更斯形成上述认识的历史根源是(   )

A.工业革命基本完成,但环境污染严重
B.启蒙运动开始兴起,但社会道德失序
C.资本主义发展迅速,但资产阶级统治尚未稳固
D.社会主义运动兴起,两大对立阶级的矛盾激化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未知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关于明清封建专制集权的表述,正确的是①曾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发展经济②钳制社会思想,影响社会发展③遏制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④阻碍、压制了社会变革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属于战国时期经济发展新特点的是

A.手工业中心冶铁业的出现
B.灌溉技术的运用
C.中原市场的形成与封建城市的兴起
D.铁器、牛耕的推广使用

戈尔巴乔夫曾准备用“全人类标准”来改造社会主义,主张“全人类价值高于一切”,“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制度趋于接近”。对其评价正确的是

A.他看到了两种社会制度的共同优点
B.他遵循的是优势互补的原则
C.其结果容易将社会主义融合到资本主义中
D.这是一种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

为了真正实现经济独立,西亚产油国采取了
①成立自己的经济区域集团组织;
②提高石油价格,增加石油收入;
③积极发展石油化工和其他工业;
④积极改善农业生产环境,提高粮食自给率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从结果上看,南北战争时期林肯政府的施政措施和“罗斯福新政”的相同之处是

A.维护了国家统一
B.巩固了美国的资本主义制度
C.加强了国家对经济的全面干预
D.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国内种族歧视状况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