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和华北平原因外力作用在成因上具有一定的联系。
下图中各字母表示不同的主导外力作用类型,读图回答问题。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a表示风力搬运作用 | B.b表示风力沉积作用 |
| C.c表示流水溶蚀作用 | D.d表示流水沉积作用 |
在b过程中,要能发生的地理现象有
| A.地震 | B.水土流失 | C.沙尘暴 | D.土地盐碱化 |
当地时间8日8点50分(北京时间8日11点50分),南亚次大陆发生里氏7.6级强烈地震,包括印度、巴基斯坦、阿富汗等国家都有强烈震感,据报道仅在巴基斯坦共造成53182人死亡,75146人受伤,灾后重建资金至少需要50亿美元。据此完成下列各题解释该次地震需要考虑
| A.亚欧板块、太平洋板块 | B.南极洲板块、印度洋板块 |
| C.亚欧板块、印度洋板块 | D.印度洋板块、非洲板块 |
防震减灾,需加强科学研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发达国家发生地震的频率已经很低 |
| B.由于科学技术的进步,地震给人类造成的危害程度已经很低 |
| C.发展中国家地震多发,其造成的损失也远远高于发达国家 |
| D.地震监测预警系统的建立,能够提高对地震的快速反应能力,对灾情有“缩小”作用 |
下列地理事件属于自然灾害的是
| A.太平洋海底火山爆发 |
| B.2006年3月重庆开县天然气泄漏 |
| C.1976年唐山大地震 |
| D.2005年吉林化工厂爆炸导致松花江污染 |
厂商在选择工厂区位时,运输费用是其考虑的因素之一,为了减少运费,最需要接近市场的是
| A.制糖厂 | B.造船厂 | C.瓶装饮料厂 | D.高级时装厂 |
下表为世界钢铁工业发展过程中每炼1吨钢所需原料、燃料的变化资料。据表完成下列各题。
19世纪初,钢铁企业为提高经济效益,布局靠近
| A.原料地 | B.燃料地 | C.销售市场 | D.交通枢纽 |
20世纪80年代以来,某钢铁企业考虑经济效益,在布局上选择下图中哪一地点最适宜

| A.甲地 | B.乙地 | C.丙地 | D.丁地 |
钢铁企业考虑环境效益,结合下图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①适宜在伯明翰 | B.②适宜在塔兰托 | C.③适宜在上海 | D.④适宜在加尔各答 |
下面是“有关工厂设施与其所造成的环境污染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各组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 A.①造纸厂 ②水泥厂 ③钢铁厂 ④飞机场 |
| B.①造纸厂 ②钢铁厂 ③飞机场 ④水泥厂 |
| C.①钢铁厂 ②水泥厂 ③造纸厂 ④飞机场 |
| D.①水泥厂 ②造纸厂 ③飞机场 ④钢铁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