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50 mL 0.1 mol·L-1 K2CO3溶液中 K+的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溶液是
A.50mL![]() ![]() |
B.100mL 0.1mol·L-1的 KCl 溶液 |
C.25mL 0.2mol·L-1的 K2SO4溶液 | D.10mL 0.5mol·L-1的 K2CO3溶液 |
下列物质间的每步转化都能通过一步反应实现的是
①Fe→Fe2O3→Fe(OH)3②Na→Na2O2→Na2CO3
③S→SO3→H2SO4→MgSO4④C→CO→CO2→Na2CO3
A.①② | B.③④ | C.②④ | D.①③ |
下列方程式不正确的是
A.用稀H2SO4吸收氨气:NH3+H+=NH4+ |
B.少量的CO2通入NaOH溶液中:CO2+2OH-=CO32-+H2O |
C.铜溶解于氯化铁溶液中:2Fe3++Cu=2Fe2++Cu2+ |
D.足量铁溶于稀硝酸,溶液变成浅绿色:Fe+4H++NO3-=Fe3++NO↑+2H2O |
如图各装置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装置①可用于从Fe(OH)3胶体中过滤出Fe(OH)3胶粒 |
B.装置②可用于干燥、收集氨气,并吸收多余的氨气 |
C.装置③可用于排空气法收集NO2气体 |
D.装置④可用于证明Cl2易与NaOH溶液反应 |
向四支试管中分别加入少量不同的无色溶液进行如下操作,结论正确的是
操作 |
现象 |
结论 |
|
A |
滴加BaCl2溶液 |
生成白色沉淀 |
原溶液中有SO42- |
B |
滴加氯水和CCl4,振荡、静置 |
下层溶液显紫色 |
原溶液中有I- |
C |
滴加稀NaOH溶液,将湿润红色石蕊试纸置于试管口 |
试纸不变蓝 |
原溶液中无NH4+ |
D |
加入稀盐酸,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 |
溶液变浑浊 |
原溶液中一定含有CO32- |
一定条件下氨气和氧化铜可以发生如下反应:2NH3+3CuO△3Cu+N2+3H2O,对此反应的分析合理的是
A.该反应属置换反应 |
B.NH3被氧化为N2 |
C.反应体现了金属铜的还原性 |
D.每生成1mol H2O 就伴随着1mol电子转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