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所示,传送带的水平部分长为L,运动速率恒为v,在其左端放上一无初速的小木块,若木块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则木块从左到右的运动时间不可能为( )
A.![]() |
B.![]() |
C.![]() |
D.![]() |
1824年,法国科学家阿拉果完成了著名的“圆盘实验”。实验中将一铜圆盘水平放置,在其中心正上方用柔软细线悬挂一枚可以自由旋转的磁针,如图所示。实验中发现,当圆盘在磁针的磁场中绕过圆盘中心的竖直轴旋转时,磁针也随着一起转动起来,但略有滞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圆盘上产生了感应电动势 |
B.圆盘内的涡电流产生的磁场导致磁针转动 |
C.在圆盘转动的过程中,磁针的磁场穿过整个圆盘的磁通量发生了变化 |
D.圆盘中的自由电子随圆盘一起运动形成电流,此电流产生的磁场导致磁针转动 |
如图,一半径为R,粗糙程度处处相同的半圆形轨道竖直固定放置,直径POQ水平,一质量为m的质点自P点上方高度R处由静止开始下落,恰好从P点进入轨道,质点滑到轨道最低点N时,对轨道的压力为4mg,g为重力加速度的大小,用W表示质点从P点运动到N点的过程中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则()
A.W=![]() |
B.W>![]() |
C.W=![]() |
D.W<![]() |
如图,直线a、b和c、d是处于匀强电场中的两组平行线,M、N、P、Q是它们的交点,四点处的电势分别为φM,φN,φP,φQ,一电子由M点分别到N点和P点的过程中,电场力所做的负功相等,则()
A.直线a位于某一等势面内,φM>φQ |
B.直线c位于某一等势面内,φM>φN |
C.若电子由M点运动到Q点,电场力做正功 |
D.若电子由P点运动到Q点,电场力做负功 |
如图所示,其中电流表A的量程为0.6A,表盘均匀划分为30个小格,每一小格表示0.02A;的阻值等于电流表内阻的
;
的阻值等于电流表内阻的2倍。若用电流表A的表盘刻度表示流过接线柱1的电流值,则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将接线柱1、2接入电路时,每一小格表示0.04A |
B.将接线柱1、2接入电路时,每一小格表示0.02A |
C.将接线柱1、3接入电路时,每一小格表示0.06A |
D.将接线柱1、3接入电路时,每一小格表示0.01A |
一理想变压器的原、副线圈的匝数比为3:1,在原、副线圈的回路中分别接有阻值相同的电阻,原线圈一侧接在电压为220V的正弦交流电源上,如图所示。设副线圈回路中电阻两端的电压为,原、副线圈回路中电阻消耗的功率的比值为k,则()
A.![]() |
B.![]() |
C.![]() |
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