磕头虫是一种不用足跳,但又善于跳高的小甲虫。当它腹朝天、背朝地躺在地面时:将头用力向后仰,拱起体背,在身下形成一个三角形空区,然后猛然收缩体内背纵肌,使重心迅速向下加速,背部猛烈撞击地面,地面反作用力便将其弹向空中(设磕头虫撞击地面和弹起的速率相等)。弹射录像显示,磕头虫拱背后重心向下加速(视为匀加速)的距离约为0.8mm,弹射最大高度约为32 cm。人原地起跳方式是,先屈腿下蹲,然后突然蹬地向上加速。如果加速过程(视为匀加速)人的重心上升高度约为0.5 m,假设人与磕头虫加速阶段加速度大小相等,那么人离地后重心上升的最大高度可达(不计空气阻力的影响) ( )
A.150m | B.200m |
C.20m | D.7.5m |
如图所示,斜面小车M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一边紧贴墙壁。若再在斜面上加一物体m,且M、m都静止,此时小车受力个数为
A.3 | B.4 | C.5 | D.6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对运动员“大力扣篮”过程进行技术分析时,可以把运动员看做质点 |
B.“和谐号”动车组行驶313km从成都抵达重庆,这里的“313km"指的是位移大小 |
C.高台跳水运动员腾空至最高位置时,处于超重状态 |
D.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且周期为24h的卫星,不一定相对于地面静止 |
如图所示,空间存在着与圆台母线垂直向外的磁场,各处的磁感应强度大小均为B,圆台母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θ。一个质量为m、半径为r的通电匀质金属环位于圆台底部,0~t时间内环中电流大小恒定为I,由静止向上运动经过时间t后撤去该恒定电流并保持圆环闭合,圆环上升的最大高度为H。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磁场的范围足够大。在圆环向上运动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圆环先做加速运动后做减速运动 |
B.在时间t内安培力对圆环做功为mgH |
C.圆环先有扩张后有收缩的趋势 |
D.圆环运动的最大速度为![]() |
如图所示,空间存在匀强电场,方向竖直向下,从绝缘斜面上的M点沿水平方向抛出一带电小球,最后小球落在斜面上的N点。已知小球的质量为m、初速度大小为v0、斜面倾角为θ,电场强度大小未知。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可以判断小球一定带正电荷 |
B.可以求出小球落到N点时速度的方向 |
C.可以分别求出小球到达N点过程中重力和静电力对小球所做的功 |
D.可以断定,当小球的速度方向与斜面平行时,小球与斜面间的距离最大 |
如图所示是一列简谐横波某时刻的波形曲线,质点a、b相距20cm,c、d相距40cm,此时质点a的加速度大小为2m/s2,质点c的速度方向向下,且再经过0.1s,质点c将第一次到达下方最大位移处,则
A.波的传播方向向右 |
B.波的传播速率为8m/s |
C.此时质点b的加速度大小为2m/s2,方向与质点a的加速度方向相同 |
D.质点d与a的振幅不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