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验证牛顿运动定律”的实验中,保持小车的质量不变,改变所挂钩码的数量,多次重复测量。在某次实验中根据测得的多组数据在坐标纸上画出a—F关系的点迹,如下图所示。经过分析,发现这些点迹存在一些问题,产生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 )
A.轨道与水平方向夹角太大 |
B.轨道保持了水平状态,没有平衡摩擦力 |
C.所挂钩码的总质量太大,造成上部点迹有向下弯曲趋势 |
D.所用小车的质量太大,造成上部点迹有向下弯曲趋势 |
如图所示,在x轴上方存在着垂直纸面向里、磁感应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一个不计重力的带电粒子从坐标原点O处以速度v进入磁场,粒子进入磁场时的速度方向垂直于磁场且与x轴成120°角,若粒子穿过y轴正半轴后在磁场中到x轴的最大距离为a,则该粒子的 比荷和所带电荷正负是
A.3v/2![]() |
B.v/2aB,正电荷 |
C.3v/2aB,负电荷 | D.v/2aB,负电荷 |
如图,两个完全相同的线圈套在一水平光滑绝缘圆柱上,但能自由移动。若两线圈内通以大小不等的同向电流,则它们的运动情况是
A.都绕圆柱转动 | B.以大小不等的加速度相向运动 |
C.以大小相等的加速度相向运![]() |
D.以大小相等的加速度背向运动 |
如图,直线b为电源的U-I图线,直线a为电阻R的U-I图线,用该电源和电阻组成闭合电路时,电源的输出功率和电源的效率分别是:
A.电源的输出功率4 W | B.电源的输出功率2W |
C.电源的效率33.3 % | D.电源的效率67% |
如图所示,电容器A的电容CA=30μF,电容器B的电容CB=10μF,在开关S1、S2都是断开的情况下,分别给电容器A,B充电,充电后,M点的电势比N点高5V,0点的电势比P点低5V,然后把S1、S2都接通,接通后
A.A的带电量是![]() |
B.B的带电量是![]() |
C.UMN="5V" | D.UPO=-2.5V |
如图所示,是某电场中的一条电场线,A,B是这条电场线上
的两点,若将一负点电荷从A点自由释放,负电荷沿电场线从A
到B运动过程中的速度图线如图所示。比较A、B两点电势高
低和场强的大小,可得
A、 B、
C、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