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
专诸者,吴堂邑人也。伍子胥之亡楚而如吴也,知专诸之能。伍子胥既见吴王僚,说以伐楚之利。吴公子光曰:“彼伍员父兄皆死于楚而员言伐楚,欲自力报私仇也,非能为吴。”吴王乃止,伍子胥知公子光之欲杀吴王僚,乃曰:“彼光将有内志,未可说以外事。”乃进专诸于公子光。
光既得专诸,善客待之。九年而楚平王死。春,吴王僚欲因楚丧,使其二弟公子盍余、属庸将兵围楚之潜(水名);使延陵、季子于晋,以观诸侯之变。楚发兵绝吴将盍余、属庸路,吴兵不得还。于是公子光谓专诸曰:“此时不可失,不求何获!且光真王嗣,当立,季子虽来,不吾废也。”专诸曰:“王僚可杀也。母老子弱,而两弟将兵伐楚,楚绝其后。方今外困于楚,内空无骨鲠之臣,是无如我何。”公子顿首光曰:“光之身,子之身也。”四月丙子,伏甲士于窟室中,而具酒请王僚。王僚使兵陈自宫至光之家门户阶陛左右皆王僚之亲戚也。夹立侍,皆持长铍。酒既酣,公子光详为足疾,入窟室中,使专诸置匕首鱼炙之腹中而进之,既至王前,专诸擘鱼,因以匕首刺王僚,王僚立死。左右亦杀专诸,王人扰乱。公子光出其伏甲以攻王僚之徒,尽灭之,遂自立为王,是为阖闾。阖闾乃封专诸之子以为上卿。
(《史记刺客列传》)
对下列句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乃进专诸于公子光进:推荐
B.光既得专诸,善客待之客:好客
C.公子光详为足疾详:“佯”,假装
D.既至王前,专诸擘鱼擘:掰,用手把东西分开或折断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A.伍子胥知公子光之欲杀吴王僚内空无骨鲠之臣
B.使延陵、季子于晋,以观诸侯之变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
C.伍子胥之亡楚而如吴也沛公今事有急,亡去不义
D.阖闾乃封专诸之子以为上卿良乃入,具告沛公

下面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

A.王僚使兵陈自宫至光之家门/户阶陛/左右皆王僚之亲戚也/夹立/侍皆持长铍
B.王僚使兵陈自宫至光之家/门户阶陛左右/皆王僚之亲戚也/夹立侍/皆持长铍
C.王僚使兵陈自宫至光之家/门户阶陛/左右皆王僚之/亲戚也/夹立侍/皆持长铍
D.王僚使兵陈自宫至光之家门/户阶陛左右/皆王僚之亲戚也/夹立/侍皆持长铍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伍子胥既见吴王僚,说以伐楚之利。
                                                                 
(2)且光真王嗣,当立,季子虽来,不吾废也。
                                                                          
(3)方今外困于楚,内空无骨鲠之臣,是无如我何。
                                                                          

科目 语文   题型 文言文阅读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2)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甲)
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兰槐之根是为芷,其之滫,君子不近,庶人不服。其质非不美也,所渐者然也。故君子居必择乡,游必士, 所以防邪辟而近中正也。
(乙)
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深溪,不知地之厚也;不闻先王之遗言,不知学问之大也。干、越、夷、貉之子,生而同声,长而异俗,教使之也。
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其之滫渐:渐渐 B.白沙在涅:黑土
C.不深溪临:面对 D.游必士就:接近

下列两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①教使之也輮使之
②不扶直蟹六跪二螯

A.两个“然”字相同,两个“而”字不同。
B.两个“然”字相同,两个“而”字也相同。
C.两个“然”字不同,两个“而”字相同。
D.两个“然”字不同,两个“而”字也不同。

(甲)段文字中画线句子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比喻人性无善无恶,唯在教育与学习,论证学习与教育的重要性。
B.比喻人善恶无常,唯在学习,论证教育的重要性。
C.比喻人是可以塑造的,强调学习的重要性。
D.与“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同义,强调学习环境的重要性。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劝学》)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师说》)
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清楚
B.不相师耻:以……为耻
C.士大夫之族:家族
D.于其身也,则耻师焉,矣!惑:糊涂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吾尝跂望矣
小学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B.欲人无惑也难矣
巫医乐师百工人,不耻相师
C.皆出于此乎
授之书而习句读者
D.于其身也,则耻师

或师焉,或不
下列对选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劝学》选段以学习的作用论述“学不可以已”。认为人变得聪明的一个重要标志是“善假于物”。
B.《劝学》选段连用四个生活中常有的经历设喻,阐明借助外部条件和注重积累的重要作用,借此证明人通过学习,能弥补自身不足。
C.《师说》选段承接对师道的论述,用三组对比,写不同的认识、不同的做法和不同的结果,批判了当时耻于从师的不良风气。
D.《师说》选段最后对士大夫之族评论批判的力度加深,“其可怪也欤!”这个结语采用了感叹的语气,富有感情色彩,它不仅表露了作者的不满情绪,而且显示出对他所批判的论敌的鄙夷和蔑视。

阅读下面文言语段,完成后面问题。
某闻古之学者必严其师,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笃敬,笃敬然后能自守,能自守然后果于用,果于用然后不畏而不迁。三代之衰,学校废。至两汉,师道尚存故其学者各守其经以自用是以汉之政理文章与其当时之事后世莫及者其所从来深矣后世师法渐坏而今世无师。则学者不尊严,故自轻其道。轻之则不能至,不至则不能笃信,信不笃则不知所守,守不固则有所畏而物可移。是故学者惟俯仰徇时,以希禄利为急,至于忘本趋末,流而不返。 (节选自欧阳修《答祖择之书》)
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
师 道 尚 存 故 其 学 者 各 守 其 经 以 自 用 是 以 汉 之 政 理 文 章 与 其 当 时 之 事 后 世 莫 及 者 其 所 从 来 深 矣 后 世 师 法 渐 坏 而 今 世 无 师。
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①是故学者惟俯仰徇时,以希禄利为急。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后面问题。
臣密言:臣以险衅,夙遭闵凶。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祖母刘悯臣孤弱,躬亲抚养。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既无伯叔,终鲜兄弟,门衰祚薄,晚有儿息。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独立,形影相吊。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臣侍汤药,未曾废离。
逮奉圣朝,沐浴清化。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诏书特下,拜臣郎中,寻蒙国恩,除臣洗马。猥以微贱,当侍东宫,非臣陨首所能上报。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诏书切峻,责臣逋慢;郡县逼迫,催臣上道;州司临门,急于星火。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臣之进退,实为狼狈。
……
臣密今年四十有四,祖母今年九十有六,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养刘之日短也。乌鸟私情,愿乞终养。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皇天后土,实所共鉴。愿陛下矜悯愚诚,听臣微志,庶刘侥幸,保卒余年。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节选自《陈情表》)
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茕茕独立,形影相:伴随 B.寻蒙国恩,臣洗马:拜官受职
C.猥以微贱,侍东宫:担任 D.刘侥幸,保卒余年: 或许

下列句子中,加点字意义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臣具表闻思垂空文自见
B.臣进退,实为狼狈辩乎荣辱
C.报养刘之日短且夫水之积不厚
D.皇天后土,实共鉴素自树立使然也

将下列句子按照句式特点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②遂去,不复与言③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
④至激于义理者不然⑤今少卿乃教以推贤进士⑥安能以身之察察
⑦奚以知其然也⑧重为乡党所笑

A.①⑦/②⑤/③⑥/④⑧ B.①/②⑤⑦/③⑥/④⑧
C.①⑤/②/③⑦/④⑧/⑥ D.①②⑦/③⑥/④/⑤⑧

用现代汉语翻译课内古文语句。
①何故深思高举,自令放为?
②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