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洋洋同学家的卫生间下水道堵塞了,他爸爸利用吸盘很快就将下水道疏通了,如图所示,为此他突然联想到所学过的大气压知识,于是,洋洋和瑞瑞同学合作利用吸盘设计了一个估测大气压强的实验方案
【方案设计】
(1)用刻度尺测出吸盘的直径D;
(2)将吸盘四周沾上水,挤出里面的空气压在光滑的水平地面上;
(3)用力竖直往上拉吸盘柄,直到吸盘脱离地面,根据经验估测拉托吸盘所需拉力的大小
(4)计算出当地大气压强
【评估交流】
洋洋同学说:我们的实验原理是      ,操作过程规范,较方便地估测出了大气压强
瑞瑞同学说:在操作过程中,我发现存在               等问题,尽管我的操作规范,但估测的结果误差较大,洋洋认真思考后,同意了瑞瑞的意见,然后,他们继续一起探讨如何改进方案,尽量减少测量误差。
根据洋洋和瑞瑞同学的实验记录及自我评估情况,请你回答,洋洋和瑞瑞测出的大气压强P=       (用字母表示);实验时洋洋同学将吸盘四周沾上水,这样做的目的是                    。要准确测量,应该利用课本中介绍的            进行测量。

科目 物理   题型 实验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大气压的综合应用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
(1)吴洋同学通过物理知识的学习,知道放大镜就是凸透镜。在活动课中,他用放大镜观察自己的手指(如图甲),看到手指的像;再用放大镜观察远处的房屋(如图乙),看到房屋的像。(选填“放大”、“等大”或“缩小”)

第32题
(2)他猜想:凸透镜成像的大小可能与蜡烛到透镜的距离有关。于是,他在如图丙所示的光具座上,不断改变蜡烛到透镜的距离,并移动光屏进行实验,所获得的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
分析数据可知,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越长,光屏上像的大小就越,像距就越
(3)吴洋所在班级照毕业像时,摄影师发现两旁还有同学没有进入取景框内,摄影师使照相机(填“远离”或“靠近”)同学,同时还应(选填“增加”、“缩短”或“不改变”)照相机的暗箱长度,才会在取景框内得到清晰满意的画面。

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cm
光屏上像到凸透镜的距离/cm
光屏上像的大小
3.00
光屏上没有像
5.00
光屏上没有像
12.00
60.00
放大
20.00
20.00
等大
25.00
16.67
缩小
30.00
15.00
缩小



(4)他又用凸透镜先后两次观察书本上的字,看到如图所示两种情景.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甲图中成的是实像;乙图中成的是虚像
B.甲图中书本在凸透镜2倍焦距以外;乙图中书本在凸透镜l倍焦距以内
C.甲图中凸透镜靠近书本,所成的像变小;乙图中凸透镜远离书本,所成的像也变小
D.甲图中成像规律可应用于投影仪;乙图中成像规律可应用于照相机

利用强光手电筒改进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将镂空刻有“F”的黑色卡纸(如图甲)蒙在手电筒(如图乙)前作为成像物体。将成像物体、凸透镜和不透明的光屏依次安装在光具座上(如图丙)。

(1)成像物体移至透镜左边40cm处,在光屏上得到如图丁所示影像。要使影像变得如图戊所示,应向______(选填“上、下”、“左、右”或“前、后”)移动光屏。这一成像规律应用在______(选填“照相机”、“幻灯机”或“放大镜”)上。
(2)凸透镜的位置固定不动,把成像物体移到凸透镜左边45cm处,要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影像,应将光屏向__ 移动。

小林在探究光的折射规律时发现:当光由空气沿半圆玻璃砖边缘垂直射入圆心处发生反射和折射时,不断加大入射角会发生折射光消失而反射光却变得更亮的情况,如图所示,老师告诉他这是光的全反射现象。课后,小林查到光从玻璃射向空气时的一些数据如下表:

入射角

10°
20°
30°
40°
41.2°
41.8°
42°
折射角

15.2°
30.9°
48.6°
74.6°
81°
90°
/
反射能量
5%
7%
26%
43%
77%
84%
100%
100%



表中数据说明:
(1)光从玻璃斜射向空气时,折射角、反射能量随着入射角的增大而,当入射角达到   °时,反射能量达到100%,就发生了全反射现象。
(2)根据光路可逆原理,当光从空气斜射向玻璃时,折射角入射角(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小华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发现像高与像距、物距之间有一定的关系,为了进一步探究,他将5cm长的发光体放在一个竖直支架上作为光源进行实验。
(1)实验开始前,首先在光具座上依次安装发光体、凸透镜和光屏,并进行调节,使发光体和光屏的中心在凸透镜的  上。
(2)下表是小华同学实验时记录的几组数据:

实验次数
物距u / cm
像距v / cm
物高l / cm
像高h / cm
1
35
14
5
2
2
30
15
5
2.5
3
20
20
5
5
4
15
30
5
10
5
12
60
5
25

根据表中数据,完成下列问题:
①该凸透镜的焦距为  crn.。
②从表中的数据可以看出,当像距小于物距时,像高与物高的比值 1(“大于”或“小于”);当像距大于物距时,像高与物高的比值 1(“大于”或“小于”)。
③小华通过进一步分析实验数据又得出了像高与物高的比值和像距与物距之间的具体关系。他的结沦是        

善于观察的小明发现,张老师上课时,观察远处的同学时要摘下眼镜,看近处的课本时,又要戴上眼镜.这样频繁地戴上摘下眼镜很不方便.张老师的眼镜属于  (选填“近视眼”或“远视眼”).如图所示的是一种新型眼镜,这种眼镜的镜片分上下两个区,A区厚薄均匀,B区可以矫正视力.张老师戴上这种眼镜就可以通过  看远处同学(填“A区”或“B区”),再不需要频繁地戴上摘下眼镜了.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