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洋同学家的卫生间下水道堵塞了,他爸爸利用吸盘很快就将下水道疏通了,如图所示,为此他突然联想到所学过的大气压知识,于是,洋洋和瑞瑞同学合作利用吸盘设计了一个估测大气压强的实验方案
【方案设计】
(1)用刻度尺测出吸盘的直径D;
(2)将吸盘四周沾上水,挤出里面的空气压在光滑的水平地面上;
(3)用力竖直往上拉吸盘柄,直到吸盘脱离地面,根据经验估测拉托吸盘所需拉力的大小
(4)计算出当地大气压强
【评估交流】
洋洋同学说:我们的实验原理是 ,操作过程规范,较方便地估测出了大气压强
瑞瑞同学说:在操作过程中,我发现存在 、 等问题,尽管我的操作规范,但估测的结果误差较大,洋洋认真思考后,同意了瑞瑞的意见,然后,他们继续一起探讨如何改进方案,尽量减少测量误差。
根据洋洋和瑞瑞同学的实验记录及自我评估情况,请你回答,洋洋和瑞瑞测出的大气压强P= (用字母表示);实验时洋洋同学将吸盘四周沾上水,这样做的目的是 。要准确测量,应该利用课本中介绍的 进行测量。
如图所示是某校九年级(10)班物理实验小组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装置。
⑴实验前没有挂钩码时,小明同学发现杠杆右端下倾,则应将左端的平衡螺母向_____调。
⑵小华同学记录了三次实验数据如下表① 这三次实验数据中有一次是错误的,错误数据的实验次数是______,由正确实验结果可得杠杆的平衡条件是______。
②如图(甲)所示,当在A处挂了三个钩码时,要使杠杆平衡,应在C处挂______个钩码,(每个钩码的质量相等)。
③若某次实验中用弹簧测力计竖直向上拉杠杆一端的B点,如图乙所示,杠杆平衡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Fa,若在B点斜向上拉,杠杆要求在水平位置再次平衡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Fb,则Fa ______ Fb (大于/小于/等于)。
下面是“探究斜面的机械效率”得到的实验数据,请完成下面的填空。
表一:
实验次数 |
斜面坡度 |
斜面材料 |
斜面高h(m) |
小车重G(N) |
有用功Gh(J) |
斜面长s(m) |
拉力 F(N) |
总功 Fs(J) |
机械效率η |
1 |
较缓 |
木板 |
0.2 |
10 |
2 |
1 |
5 |
5 |
40.0% |
2 |
较陡 |
木板 |
0.4 |
10 |
4 |
1 |
6 |
6 |
66.7% |
3 |
最陡 |
木板 |
0.6 |
10 |
6 |
1 |
7 |
7 |
85.6% |
(1)由表一可知,在斜面的粗糙程度一定时,斜面的倾斜程度越________,斜面的机械效率越________。(选填“大”、“小”、“高”或“低”)
表二:
实验次数 |
斜面坡度 |
斜面材料 |
斜面高h(m) |
小车重G(N) |
有用功Gh(J) |
斜面长s(m) |
拉力 F(N) |
总功 Fs(J) |
机械效率 η |
1 |
较陡 |
毛巾 |
0.4 |
10 |
4 |
1 |
7 |
7 |
57.1% |
2 |
较陡 |
木板 |
0.4 |
10 |
4 |
1 |
6 |
6 |
66.7% |
3 |
较陡 |
玻璃 |
0.4 |
10 |
4 |
1 |
5 |
5 |
80.0% |
(2)由表二可知,在斜面的倾斜程度一定时,斜面越________,斜面的机械效率越________。(选填“粗糙”、“光滑”、“高”或“低”)
(3)从表一中还可以发现,斜面的倾斜程度越小,越_________(选填“省力”或“费力”);斜面越省力,机械效率越________(选填“高”或“低”)。
⑷我们的校园中,有什么应用到斜面的知识,请举一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宇用如图装置探究“动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实验步骤如下:
(1)将质量为m的小球从光滑斜面的A处由静止释放,滚下后与放在水平面上的木块相碰,木块在水平面上移动一段距离后静止,如图甲所示.
(2)将质量为m的小球从光滑斜面的B处由静止释放,滚下后与放在水平面上的木块相碰,木块在水平面上移动一段距离后静止,如图乙所示.
(3)将质量为2m的小球从光滑斜面的B处由静止释放,滚下后与放在水平面上的木块相碰,木块在水平面上移动一段距离后静止,如图丙所示.
根据上述三次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①通过观察比较就可以反映小球动能的大小,这里用到的物理学研究问题的方法是法(选填“直接测量”“放大”或“转换”).
②为探究动能大小与物体运动速度的关系,应选用两个图来分析.
③分析乙、丙两图,得到的实验结论是.
如图所示,小明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中所用的实验器材有:杠杆、支架、弹簧测力计、细线和若干个钩码(每个钩码重0.5N)。
(1)实验前,将杠杆中点置于支架上,当杠杆静止时,发现杠杆右端下沉.此时,应把杠杆两端的平衡螺母向_______(选填“左”或“右”)调节,使杠杆不挂钩码时在_______位置平衡.这样调节的目的是:便于在杠杆上直接测量__________。
(2)杠杆调节平衡后,小明在杠杆上A点处挂2个钩码,在E点处挂_____个钩码杠杆恰好在原位置平衡。于是小明得出了杠杆的平衡条件为:F1×L1=F2×L2;他这样得出的结论是否合理?_________;(选填“合理”或“不合理”)判断的理由是()(填选项)。
A.实验次数太少,不能得到普遍规律 B.单位不同的物理量不能相乘
(3)取走挂在E处的钩码,改用弹簧测力计在C点竖直向上拉,使杠杆再一次在原位置平衡,弹簧测力计的拉力为_____N,如果改变弹簧测力计拉力的方向,使之斜向左上方,杠杆仍在原位置平衡,则测力计的读数将______(填“变大”、“变小”、“不变”)
某小组使用几个相同的滑轮分别进行机械效率的测定,如图。他们将测得钩码重G、拉力F、钩码上升的高度h、测力计移动的距离s,并将计算出的有用功W有用、总功W总和机械效率η数据一并记入下表:
(1)实验时,应沿竖直方向______拉动弹簧测力计。
(2)表格中数据η=____;
(3)比较实验1、2,第2次的机械效率较低,主要原因是;
(4)比较实验2、3,影响这两次实验机械效率不同的主要因素是,使用滑轮组的优点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