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
①万物都从火产生,也都消灭而复归于火——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②原子是世界的共同基础——近代机械唯物主义
③人的理性为自然界立法——主观唯心主义       
④我思故我在——客观唯心主义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科目 政治   题型 单选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马克思主义法律思想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唯物辩证法的本质是

A.事物自身的否定 B.否定一切
C.批判的革命的和创新的 D.对立统一

2012年12月22日,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强调,要在“收入倍增”中着力促进农民增收。“着力促进农民增收”体现了

A.形而上学的观点 B.矛盾同一性的观点
C.重点论的观点 D.一点论的观点

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定调2012年宏观经济政策时要求,“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但在今年的会议中删去了该说法,保留了“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并将“及时作出预调、微调”改成“适时适度进行预调微调”。上述改变符合的哲学道理是

A.量变到一定的阶段必然会引起质变
B.辩证的否定就是对过去的全面否定
C.真理的相对性、绝对性和具体性
D.上层建筑要与经济基础的状况相适应

每推进一项改革,往往涉及多方的利益调整;每化解一种矛盾,很可能要触及许多其他矛盾。这句话蕴涵的哲学道理是

A.矛盾是不可能解决的 B.矛盾存在的特殊性
C.矛盾存在的普遍性 D.事物联系的普遍性

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专家分析指出,“小冰河期”“全球最冷冬天”“全球变暖逆转”等颇为吸引眼球的词语,会使人误解气候变化的真相。值得注意的是,尽管2012年欧洲寒气袭人,同属北半球、尚处冬季的美国加利福利亚州却连日出现反常高温。如果看北美的天气,恐怕人们只会想到全球气候变暖。上述气候变化说明

A.人们不可能真正认识自然界
B.要用全面的观点看问题
C.人类不可能认识自然界
D.自然界的变化无规律可循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