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0月19日,中共中央在中南海召开党外人士座谈会,胡锦涛介绍了中共中央起草的《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和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和建议》。他希望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领导人和无党派人士畅所欲言,对文件稿提出修改意见和建议。这说明
①民主党派参与国家政权和领导人选的协商
②我国实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
③民主党派接受共产党的领导
④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是通力合作的友党关系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④ | D.①④ |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把“推进文化体制机制创新”作为一项重要任务,为进一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指明了方向。国家之所以重视文化创新,是因为
①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
②文化创新可以使现代文化取代传统文化
③文化创新能够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
④文化创新是民族文化永葆生命力和富有凝聚力的重要保证
A.①③④ | B.①②④ | C.①②③ | D.②③④ |
关于教育在文化传承中的作用,说法不正确的是
A.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传承文化的能动性活动 |
B.教育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 |
C.教育在人类文化传承中的作用将越来越小 |
D.教育能使人们在有限的学习生涯中获得既有的文化财富 |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国人乐于回归传统节日,重新认知传统文化的内涵与价值。不过,也有一些人只是热衷于过节享受,热衷于传统节日带来的商机,却忽视或歪曲其中的文化含义。这告诉我们在文化建设中要
①充分发挥政府的文化创造主体作用
②加强对优秀传统文化思想价值的挖掘和阐发
③增强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自觉和自信
④正确对待传统文化,首先是继承其次是发展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④ | D.②③ |
“正能量”一词原为物理学术语,但一些微博将其赋予新的含义并借助互联网使其得到广泛传播,现在已经成为社会的流行语。这一现象表明
①大众传媒是文化创新的重要动力
②大众传媒已成为文化传播的最主要途径
③互联网在文化传播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
④科技进步是推动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A.①② | B.②④ | C.①③ | D.③④ |
春节是中国人最为重视的节日,春节蕴含着浓浓的中国味儿,春节年年有,年年春节又不同。拜年就是到亲朋好友家和邻里祝贺新春,这是中国民间的传统习俗。可以说一个拜年的手势,寄托了千百年来中国人之间浓浓的牵挂和祝福。这体现了
①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方式
②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③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特点
④传统文化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促进社会的发展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③ | D.②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