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解决朝核问题,美国、日本一致认为在北京召开的六方会谈是必要的,这表明
| A.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 B.美日在解决朝核问题上与中国完全一致 |
| C.美日一致主张和平解决朝核问题 | D.美日在朝核问题上同意中国的战略思想 |
两河流域的苏美尔人发明的文字被我们称为
| A.象形文字 | B.甲骨文 | C.楔形文字 | D.腓尼基文字 |
有学者认为,偌大的清帝国不亡于洪、杨,而亡于孙文,原因之一是孙文的“三把利剑” (见右图)。三剑一击,清王朝就玩儿完了。关于清末这“三把利剑”的说法,错误的是
| A.“三把利剑”指的是孙中山的三民主义理论,是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革命纲领 |
| B.“三把利剑”反映了中国人民要求民族独立和民主权利的共同愿望 |
| C.“三把利剑”虽然不针对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但能够彻底解决封建制度下农民的土地问题 |
| D.“三把利剑”推动了当时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的发展 |
阅读《中国土特产产品出口统计表》,下列结论中不正确的是
| 时间(年) |
茶叶(万磅) |
生丝(包) |
| 鸦片战争前 |
5000(年平均值) |
5000(年平均值) |
| 1845 |
8010 |
13220 |
| 1851 |
9919 |
23040 |
| 1853 |
10122 |
62896 |
| A.中国在对外贸易中逐渐取得优势 | B.中国开始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
| C.茶叶和生丝日益商品化 | D.中国的茶叶和生丝出口量持续增加 |
纪念章和图片可以再现历史画面和历史场景,告诉我们真实的历史。下图所示纪念章和图片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A.义和团运动 | B.武昌起义 | C.五四运动 | D.中国共产党成立 |
1872年9月15日,《纽约时报》有一篇名为“清国留学生抵达旧金山”的报道。与选派这批留学生直接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 A.太平天国运动 | B.洋务运动 | C.维新变法 | D.辛亥革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