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根据课文默写。
①乡书何处达,                         
                        ,自将磨洗认前朝。
                         ,草色遥看近却无。
④晴空一鹤排云上,                         
⑤山尖全白了,                                   
                            ,思而不学则殆。
⑦在你交往的朋友中,许多人都是优点与缺点并存的。怎样正确对待他们的优缺点呢?
《论语》中的“                                   ”给了我们正确的答案。
⑧ 南宋爱国词人辛弃疾在《西江月》(明月别枝惊鹊)中用嗅觉和听觉捕捉夏夜景物
特征,描绘丰收在望的诗句是:“                                    。”

科目 语文   题型 默写   难度 容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默写(第⑴小题默写1分,书写1分,其余每空1分)
⑴行到水穷处,。(王维《终南别业》)
,随时风直到夜郎西。(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青草池塘处处蛙。(赵师秀《约客》)
⑷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⑸长风破浪会有时,。(李白《行路难》)
⑹子曰:“,可以为师矣。”(《〈论语〉六则》)
⑺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周敦颐《爱莲说》)
⑻谁道人生无再少?。(苏轼《浣溪沙·山下兰芽短浸溪》)

古诗文默写(10分)
(1)根据课本,下列古诗文默写正确的两项是 (4分)

A.谁家暗飞玉笛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B.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
C.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窥谷忘反;经纶世务者,望峰息心。
D.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烛成灰泪始干。

E.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
F.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多助之至,天下顺之。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2)根据课本,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六题只选四题作答。)(74分)
①中无杂树,____________,落英缤纷。 (陶渊明《桃花源记》)
②岸芷汀兰,______________。 (范仲淹《岳阳楼记》)
③_______________ ,落花时节又逢君。(《江南逢李龟年》)
④八百里分麾下炙,_________,沙场秋点兵。(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⑤______________ ,阿房一炬,当时奢侈今何处? (张养浩《山坡羊骊山怀古》)
⑥举杯邀明月,____________。(李白《月下独酌》)
(3)根据语境,在横线上填入古诗词名句。
[说明:①题为必答题,2分。②题为加分题,2分。加分后第7小题不超过10分。]
①描写同样的景物,古代文人往往有许多意境相似的妙笔,同样是写春雨,杜甫《春夜
喜雨》)中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便与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中的“天街小雨润如酥”有异曲同工之妙。
②毕业留言本上,我们既可以用高适《别董大》)中的诗句“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来勉励同窗,也可以用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互相鼓励。

(7分)按课文原文填空。
(1) ,百草丰茂。(曹操《观沧海》)
(2)结庐在人境,。(陶渊明《饮酒(其五)》)
(3),赢得生前身后名。(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4)斗折蛇行,。(柳宗元《小石潭记》)
(5),闲敲棋子落灯花。(赵师秀《约客》)
(6)《使至塞上》中诗人王维以传神的笔墨刻画了奇特壮美的塞外风光的句子是

根据上下文的提示,补写出古诗文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

子曰:。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述而》)

2.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3.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苏轼《水调歌头》)

默写或按要求填空。(每小题2分,共10分)
(1)忽如一夜春风来,_________________。(《白雪歌武判官归京》)
(2)______________,自缘身在最高层。(《登飞来峰》)
(3)了却君王天下事,_________________。(《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
(4)夕阳西下,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天净沙·秋思》)
(5)《出师表》中表明青年诸葛亮生活志趣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