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图为亚欧大陆气温年较差等值线分布示意图(单位:摄氏度),读图回答13~15题。
关于图示地区气温年较差变化规律及原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从沿海向内陆气温年较差越来越大 |
| B.大陆东侧气温年较差的变化梯度大于西侧 |
| C.从甲到乙气温年较差变化梯度比甲到丙大,其原因是地形以平原为主 |
| D.从甲到乙气温年较差变化梯度比甲到丙小,其原因是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小 |
气温年较差最大值出现在甲处附近的原因是
| A.地处内陆高原山地,受海洋影响小 | B.地表缺少植被 |
| C.地处高纬度,昼夜温差的变化幅度小 | D.属于干旱地区,大陆性强 |
关于乙、丙两地的正确判断是
| A.乙处自然带为温带落叶林带 | B.乙处附近气候有利于粮食作物生长 |
| C.丙处外侧的大洋有暖流流经 | D.丙处为温带海洋气候 |
图是南半球某地海平面等压线图,P点吹北风()
| A.近地面气温甲低乙高 |
| B.阴晴状况为甲地多晴朗天气,乙地多阴雨天气 |
| C.水平方向上,气流甲地顺时针向内,乙地逆时针向外 |
| D.垂直方向上,气流甲地下沉,乙地上升 |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图表示等高线地形图(单位:米),则图中M处的海拔可能为( )
| A.45米 | B.50米 |
| C.65米 | D.30米 |
若图为北半球1000百帕等压面的高程分布图(单位:米),则N地近地面风向( )
| A.西北 | B.东北 | C.西南 | D.东南 |
下列关于对流层中热力环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气温越低的地方,气压越高 |
| B.气温越高,大气密度越大 |
| C.在同一水平面上,气温高的地方,气压比较高 |
| D.近地面气温低的地方,高空等压面向下弯曲 |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读下图若a、b、c、d、e为不同温度值,则气压值的大小比较,正确的是( )

| A.甲>乙>丙>丁 | B.乙>甲>丁>丙 |
| C.甲>乙>丁>丙 | D.乙>甲>丙>丁 |
若a、b、c、d、e为不同气压值,则甲、乙、丙、丁四地的气流运动方向是( )
| A.甲→乙→丁→丙→甲 | B.丁→丙→甲→乙→丁 |
| C.乙→丙→甲→丁→乙 | D.乙→甲→丙→丁→乙 |
当地时间2010年1月12日16时53分 ,海地发生7.3级强烈地震,震中(18.5°N,72.5°W)位于海地首都太子港西南仅16公里的地方,该国官方预计遇难人数可能超过十万人。据此回答下列下列各题。当海地地震发生时,北京时间是 ()
| A.2010年1月12日21点53分 | B.2010年1月13日5点53分 |
| C.2010年1月13日21点53分 | D.2010年1月12日24点53分 |
当海地地震发生时,全球处于12日的日期范围占全球范围的比例大约是()
| A.八分之五 | B.二分之一 | C.八分之七 | D.八分之三 |
当海地地震发生时,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最接近下图中的 ()

| A.① | B.② | C.③ | D.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