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关于艾滋病(AIDS)的叙述,错误的是 ( )
①AIDS 患者出现病症的直接原因是其他病原体感染
②HIV 攻击人体免疫系统,特别是 B 淋巴细胞
③HIV 侵入人体后存在潜伏期,原因是潜伏期 HIV 复制能力较弱
④感染 HIV 的人称为 AIDS 患者,应尽快治疗
⑤目前还没有根治 AIDS 的特效药
A.②③⑤ | B.①④⑤ | C.②③④ | D.①②③ |
右图表示某种鱼迁入一生态系统后,种群数量增长率随时间变化的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在t0~t2时间内,种群数量呈“J”型增长 |
B.若在t2时种群的数量为N,则在t1时种群的数量为N/2 |
C.捕获该鱼的最佳时期为t2时 |
D.在t1~t2时,该鱼的种群数量呈下降趋势 |
下列组合中,依次属于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的一组是
①一块稻田中所有三化螟幼虫、蛹和成虫②崇明岛上的全部生物
③东方绿舟的全部生物及无机环境④九段沙湿地的全部动物及绿色植物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③④① | D.①②④ |
古诗: “远芳浸古道,晴翠接荒城”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早逢春”分别体现了生物学含意是
A.生态系统演替种间竞争植物向光性 |
B.生态系统演替互利共生植物向光性 |
C.生态系统演替互利共生根向水性 |
D.种间竞争生态系统演替植物向光性 |
下表说明两种微生物各自的必要生长因子和各自合成并释放的物质,如果将这两种微生物培养在一起,它们的种间关系很可能是:
生物 |
必需供应的生长因子 |
合成并释放放的物质 |
红色酵母 |
嘧啶 |
噻唑 |
毛霉 |
噻唑 |
嘧啶 |
A.竞争 B.寄生
C.互利共生 D.捕食
初级消费者的能量,其去向不包括
A.被下一营养级同化 |
B.通过呼吸作用消耗 |
C.被第二营养级的其他生物所获得 |
D.通过分解者分解作用释放到环境中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