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工厂生产了一种加酶洗衣粉,其包装袋上印有如下部分说明。
成分:含碱性蛋白酶等
用法:洗涤前先将衣物浸于洗衣粉的水内数小时。使用温水效果更佳。
注意:切勿用于丝质及羊毛衣料。用后彻底清洗双手。
请回答以下问题:
(1)质检局针对该洗衣粉设计了如下装置进行实验:
该实验的目的是 。
(2)一学生为探索该洗衣粉中酶催化作用的最适温度,参考上述(1)的实验材料及方法进行了有关实验,并把结果以下列曲线图A、B表示。
![]() |
①由图可知,使用该加酶洗衣粉的最适宜温度约为 。
②该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可通过直接测定 指标来表示酶的催化效率。
(3)该加酶洗衣粉不能用于洗涤丝质及羊毛衣料,其主要原因是 。
以下所示人体细胞的形态、数目变化,请分析下列问题:
(l)图①②③过程分别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①②③过程中已发生了遗传物质改变的是________ ,①②③④过程中可能会发生基因突变的过程是__________ 。
(3)④过程与①过程在特点上的重要区别是___________ 。
(4)图中乙细胞形成丙细胞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
下图是某细胞摄取原料合成蛋白质的基本过程,请回答:
(l)为该细胞提供含18O的氨基酸,在细胞内的代谢过程中产生了H218O,此过程中H2O的生成场所是[ ]_______,水中的18O最可能来自于氨基酸的_________(基团)。
(2)细胞内的碘浓度远远高于血浆中碘浓度,这表明a过程是一种_______方式。
(3)A图中与c过程有关的细胞器是________,B图中动植物细胞都有但功能不同的是[ ]________。
(4)用含3H标记的氨基酸注射到B图细胞中,则出现3H的部位依次为_____,这种联系在一定程度上也体现出生物膜的结构特点:_________,④由细胞内释放细胞外的过程被称为_________。
(5)B图中有些遗传物质的传递不符合孟德尔遗传规律,它们存在于[ ]_______中,此外还存在于植物的___中。
某植物(2n=10)花蕊的性别分化受两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控制,显性基因B和E共同存在时,植株开两性花,表现为野生型;仅有显性基因E存在时,植株的雄蕊会转化成雌蕊,成为表现型为双雌蕊的可育植物;只要不存在显性基因E,植物表现为败育。请根据上述信息回答问题:
(1)该物种基因组测序应测条染色体,在雌配子形成过程中细胞内可形成个四分体。
(2)纯合子BBEE和bbEE杂交,应选择做母本,得到的F2代中表现型及其比例为。
(3)BbEe个体自花传粉,后代可育个体所占比例为,可育个体中纯合子的基因型是
(4)请设计实验探究某一双雌蕊个体是否为纯合子。(提示:有已知性状的纯合子植株可供选用。)
实验步骤:①;
②。
结果预测:如果.则该植株为纯合子;
如果,则该植株为杂合子。
(10分)下图表示在20℃条件下,A、B两种植物的光合速率随光照强度改变的变化曲线。
(1)在较长时间连续阴雨的环境中,A、B植物相比,受到影响较大的是______植物。
(2)当光照强度为a时,比较A、B植物的有机物积累速率MA、MB和有机物合成速率NA、NB的大小,结果应分别为MA____MB、NA_____NB(填 “>”“<”或“=”)。
(3)科学家通过对绿色植物转换CO2的研究中可知:①在一定浓度范围内,绿色植物对外界CO2的转换为定值(实际光合作用消耗的CO2量=外界CO2量×转换率+呼吸作用CO2释放量);②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利用的CO2来自于外界与呼吸作用两方面。已测得呼吸作用释放CO2为0.6μmol/h,现用红外测量仪在恒温不同光照下测得如下的数据,实际光合量用葡萄糖表示。
外界CO2浓度(μmol/h) 实际光合量(μmol/h) |
1.2 |
2.4 |
3.6 |
4.8 |
|
光照强度(klx) |
1 |
0.1 |
0.1 |
0.1 |
0.1 |
2 |
0.27 |
0.44 |
0.61 |
0.78 |
从表中数据的对比可知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有。
当光照强度为1klx时,实际光合量都为0.1μmol/h。原因是。
当光照强度为2klx时,当实际光合量0.27μmol/h时,植物从外界吸收CO2为μmol/h,
植物对外界CO2转换率为。
2010年11月在坎昆举行的全球气候大会的重要议题之一是确立各国“X气体”减排目标;如果坎昆会议制定的所有目标均顺利完成,全球“X气体”排放量可能下降60%,平均气温也将下降2摄氏度,请据此资料回答:
(1)资料中所说的“X气体”主要是指,各国气体排放均会对全球气候造成影响,说明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具有的特点。
(2)上图1为生态系统中该气体的生成和构成该气体的某种元素的循环过程,其中甲、乙、丙、丁构成系统的,箭头表示物质循环方向,则乙是,过程⑤表示
作用,若过程③和④的成分越复杂,则该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越高。
(3)设过程③④代表的生物之间有如图2所示的食物关系,若E种群的能量为5.8×109 kJ,B种群的能量为1.3×108 kJ,D种群的能量为1.5×108 kJ,能量传递效率为10%,则A种群的能量是kJ;此过程体现了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具有的特点。
(4)请再列举两项影响人类发展的全球性的环境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