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关于植物向光性原因的研究由来已久,据下列事实回答有关问题:
(1)20世纪20年代就有科学家认为,生长素(IAA)在向光和背光两侧分布不均是造成向光性的原因。那么,这种分布不均,是由于单侧光破坏了向光侧的IAA造成的,还是IAA在向光和背光两侧重新分配造成的呢?有人做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

在A、B、C、D四个实验中,______________可以用来说明单侧光并不会破坏向光侧的IAA;___________可以用来说明单侧光引起IAA的侧向再分配。由此可以形成推论:植物向光性的产生是由于                                                          
(2)20世纪80年代以来,一些科学家在研究植物向光性的问题上又获得了新的进展。他们用更精密的方法测定了几种植物向光性器官的向光一侧和背光一侧IAA的含量,其结果如下表所示:

几种植物向光性器官的IAA分布
植物
IAA分布(%)
向光侧
背光侧
A
50.0
50.0
B
50.2
49.8
C
50.1
49.9
D
49.5
50.5

同时,他们还发现这几种植物向光性器官向光一侧的“某些物质”浓度明显高于背光一侧。根据上述事实推测,就这几种植物而言,其向光性是由于向光一侧的“某些物质”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作用而造成的,由此可以得出新的推论:植物向光性的产生还与                                                               有关。

科目 生物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植物体细胞杂交的应用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酵母菌在氧气充足条件下不能进行酒精发酵,有的同学认为是氧气抑制了酵母菌无氧呼吸,也有同学认为是有氧呼吸产生的ATP抑制了酵母菌无氧呼吸。设计实验探究其原因:
一、供选的实验试剂:
5%葡萄糖溶液、酵母菌培养液、上清液(只含酵母菌细胞质基质)、沉淀物(只含酵母菌细胞器)、ATP溶液、蒸馏水
二、实验步骤:
(1)取1、2、3号锥形瓶各三只组装如下装置三套,依次编号为A、B、C。1号锥形瓶中都加入10%的NaOH溶液,2号都加入了10mL的5%葡萄糖溶液,3号都加入澄清的石灰水。

(2)向A装置2号锥形瓶中加入:10mL的酵母菌培养液和2mL蒸馏水。
向B装置2号锥形瓶中加入:10mL的试剂________和2mL________
向C装置2号锥形瓶中加入:10mL的试剂________和2mL________
(3)A、B、C三套装置均先持续通入氮气5min,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再将三套装置分别处理:A装置持续通入N2,B装置持续通入_________,C装置持续通入空气。
(4)将三套装置放在温度适宜的相同条件下培养相同时间。
(5)观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判断是否进行无氧呼吸。
三、分析与结论:
(6)A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
(7)实验预期结果有_______种不同的类型。若实际结果为A装置变浑浊,B装置________,C装置________,结论是酵母菌的无氧呼吸不受ATP抑制,受氧气抑制。

如图1表示植物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质)出现的凝缩松展的周期性变化,图2是细胞分裂过程中某一时期图,请据图回答:

(1)若图1表示的周期性变化发生在植物根尖细胞中,请用箭头和字母表示一个完整的细胞周期________;染色体凝缩程度最高的时期是________(填时期名称)。
(2)图中从a到b染色体发生了解旋过程,则此过程发生在________期,此时期细胞中其他的动态变化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至少答两点)。
(3)图2所示时期对应图1中________(填字母)阶段。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倍增的时期是________(填字母)
(4)研究发现在染色体发生这种周期性变化的同时,细胞内会伴随着某些蛋白质的周期性合成和降解,如SPF蛋白在b→c过程中含量升高,随后减少,请推测SPF蛋白质很可能与________________有关。

生物膜系统在细胞的生命活动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图1~3表示真核细胞3种生物膜结构及其所发生的部分生理过程。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1表示的生物膜是________________,所进行生理过程是________________
(2)图2中存在3种信号分子,但只有1种信号分子能与其受体蛋白结合,这说明受体蛋白具有______________;这些信号分子可能是______________
(3)图3所示生物膜特有的物质是________;其产生的ATP参与的生理过程是_______
(4)叶肉细胞与人体肝脏细胞都具有图________(填图序号)中的膜结构。
(5)图1~3中生物膜的功能不同,从生物膜的组成成分分析,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
(6)图1~3说明生物膜具有的功能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科研小组对某种经济植物光合作用的研究结果如图(气孔导度指气孔张开的程度)。

(1)图甲表示全光照和不同程度遮光对该植物叶片中叶绿素含量的影响。叶绿素存在于叶绿体中的_______上。需先用________(填溶剂名称)提取叶片中的色素,再测定叶绿素含量。用纸层析法进一步分离色素时,叶绿素a和叶绿素b在层析液中溶解度较大的是______
(2)据图分析,该植物可通过______________以增强对弱光的适应能力。
(3)图乙表示初夏某天在遮光50%条件下,温度、光照强度、该植物净光合速率和气孔导度(气孔张开的程度)的日变化趋势。8:00到12:00净光合速率降低,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18:00时叶肉细胞内产生ATP的细胞器有______________。一天的6:00~18:00时间段内,_________时刻植物体内含有机物最多。
(4)实验过程中,若去除遮光物,短时间内叶肉细胞的叶绿体中C3化合物含量________

变形虫和眼虫都是单细胞生物。下图a→b→c→d表示眼虫被变形虫吞噬和消化的全过程,据图回答:

(1)②是起源于①的一种细胞器,叫__________,其中包含消化食物的水解酶;除了图中所示的功能外,它还具有______________功能。水解酶的化学本质是,它们在合成后,进入经初步加工后转运到①。
(2)a和d过程的完成依赖于生物膜的__________,该过程是否需要消耗能量?__________
(3)用吡罗红甲基绿染色剂对变形虫进行染色后放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看到被染成绿色的结构是_____。此时还能看到上图所示的过程吗?你的判断及理由是:__________
(4)变形虫的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核,请设计实验加以证明,简述实验思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