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假设a、b、c、d是一个简单生态系统中最初仅有的四个种群,其a、c、d的营养关系为,a与b的关系如图,a是该生态系统主要的自养生物,请回答:

(1)该生态系统中a和b的种间关系是               
(2)若d大量死亡,则一定时间内种群密度增加的种群是     ___,种群密度减少的种群是__________。
(3)若持续干旱使a大量死亡,c和d种群密度将会               
(4)当受到外界的轻微干扰后,经过一段时间,该生态系统可以恢复到原来的状态,说明该系统具有                        。与热带雨林相比,该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        (低、高)。 
(5)为了调查该系统c种群的密度,捕获了50个个体,将这些个体标记后放掉,一段时间后重新捕获了40个个体,其中有5个带有标记,c种群的数量约为               个。

科目 生物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 群落的主要类型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右图是某同学血糖浓度和甲、乙两种调节血糖浓度相关的激素相对浓度的变化图,据图回答:

(1)甲激素是____________;乙激素是________,是由_______细胞分泌的。
(2)甲激素的主要生理功能是__________,甲激素的作用结果会_________(填“促进”或“抑制”)甲激素的分泌,这种调节方式称_______。
(3)甲激素和乙激素之间相互_______,共同维持血糖含量的相对稳定。

下图是一个反射弧和突触的结构示意图,根据图示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的感受器接受刺激后,接受刺激部位的膜外电位变化为______________。
(2)图2中的1表示________________,1中物质的释放使突触后膜__________。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的化学本质最可能是_________。
(3)假如图3中的Y来自图1中的A,图3中的X来自大脑皮层,当感受器接受一个刺激后,导致效应器产生反应,则Y释放的物质对突触后膜具有___________作用,如果大脑皮层发出的指令是对这个刺激不作出反应,则X释放的物质对突触后膜具有___________作用,导致效应器不产生相应反应,这又说明一个反射弧中的低级中枢要接受__________________的控制。

如图为人体内细胞与内环境之间物质交换示意图,据图分析:

(1)细胞1生活的内环境是[ ]。
(2)内环境中各成分之间的关系可表示为(用文字和箭头表示):。
(3)②与③相比,③中含量较少的成分主要是。
(4)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有多种。以氧气为例,氧进入组织细胞的方式是;红细胞所携带的氧气至少需要经过层膜才能被组织细胞①利用。
(5)某人喝入大量的食醋后不会引起内环境中的pH明显下降,原因是血浆中存在着物质。

(附加题)已知果蝇中,灰身与黑身为一对相对性状(显性基因用B表示,隐性基因用b表示);直毛与分叉毛为一对相对性状(显性基因用F表示,隐性基因用f表示)。两只亲代果蝇杂交后代的类型和比例如下表:


灰身、直毛
灰身、分叉毛
黑身、直毛
黑身、分叉毛
雌蝇
3/4
O
1/4
O
雄蝇
3/8
3/8
1/8
l/8

请回答:
(1)亲代果蝇的基因型为
(2)在子代雌蝇和雄蝇中,直毛和分叉毛的比(填“相同”或“不相同”);所以控制直毛与分叉毛的基因位于染色体上。
(3)为验证这两对性状的遗传是否符合基因自由组合定律,需要进行实验:
①选用亲代雄性果蝇与表现型为的果蝇测交;

预期结果和结论:

假如水稻高秆(D)对矮秆(d)为显性,抗稻瘟病(R)对易感稻瘟病(r)为显性,两对性状独立遗传,现有一个纯合易感病的矮秆品种(抗倒伏)与一个纯合抗病高秆品种(易倒伏),育种专家期望获得既抗病又抗倒伏能稳定遗传的新品种。试回答下面的问题:

(1)如果要快速获得新品种,如何培育,简述育种过程。
(2)A组的育种方法是,F2矮杆抗病植株中能稳定遗传的占
(3)上述育种方法中,最不容易获得矮杆抗病小麦新品种的方法是组,原因是
(4)在一块高秆(纯合子)小麦田中,出现了一株矮秆小麦,某实验小组想设计实验方案探究该性状出现的原因,请你针对以上的问题作出可能的假设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