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显微镜下要把视野里的标本从图中的甲转为乙,其正确的操作步骤是:①转动粗准焦螺旋;②调节光圈;③转动细准焦螺旋;④转动转换器;⑤移动标本( )
A.①→②→③→④ | B.④→⑤→③→② |
C.②→①→⑤→④ | D.⑤→④→②→③ |
关于“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分别用含有放射性同位素35S和放射性同位素32P的培养基直接培养噬菌体 |
B.分别用35S和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大肠杆菌,进行长时间的保温培养 |
C.32P标记的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具有放射性子代噬菌体比例高 |
D.32P标记的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如果离心前未充分搅拌,对沉淀放射性无影响 |
蚕豆根尖细胞在含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培养基中完成一个细胞周期,然后在不含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继续分裂至中期,其染色体的放射性标记分布情况是
A.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都被标记 |
B.每条染色体中都只有一条单体被标记 |
C.只有半数的染色体中一条单体被标记 |
D.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都不被标记 |
玉米花药离体培养获得的单倍体幼苗,经秋水仙素处理后形成二倍体植株,下图是该过程中某时段细胞内核DNA含量变化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a-b过程中细胞内没有同源染色体 |
B.c-d过程中细胞内发生了染色体数加倍 |
C.c点后细胞内各染色体组的基因组成相同 |
D.f-g过程中同源染色体分离,染色体数目减半 |
下图为二倍体生物细胞分裂的图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若1号染色体上的基因为A,则1′染色体上相同位置上的基因只能为A |
B.图中有1与1′、2与2′、3与3′三对同源染色体 |
C.该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分裂结束形成2个完全相同的子细胞 |
D.该细胞分裂结束后,每个子细胞含有一个染色体组 |
图1表示培养中的动物细胞数目的增加和培养时间的关系,从图1的A点取出6000个细胞,测定其DNA的含量,结果如图2,根据该实验结果,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该动物细胞分裂的细胞周期为10小时 |
B.取出的6000个细胞中,处于分裂间期的细胞为3000个 |
C.取出的6000个细胞中,处于分裂期的细胞为1500个 |
D.C表示的细胞处于DNA复制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