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游标卡尺,主尺的最小分度是1mm,游标上有20个小的等分刻度。用它测量一小球的直径,如图所示的读数是________mm;用螺旋测微器测量一根金属丝的直径,如图乙所示的读数_______mm。
某同学要测量一个由均匀新材料制成的圆柱体的电阻率,部分步骤如下:
(1)分别使用游标卡尺和螺旋测微器测量圆柱体的长度和直径,某次测量的示数分别如图甲、乙所示,长度为 mm,直径为 mm。
(2)选用多用电表的电阻“×1”挡,按正确的操作步骤测此圆柱体的电阻,表盘的示数如图所示,则该电阻的阻值约为 ;
(3)为更精确地测量其电阻,可供选择的器材如下:
电流表A1(量程300mA,内阻约为2);
电流表A2(量程l50mA,内阻约为10);
电压表V1(量程lV,内阻1000
);
电压表V2(量程l5V,内阻约为3000);
定值电阻=1000
;
滑动变阻器(最大阻值5
);
滑动变阻器(最大阻值l000
);
电源(电动势约为4V,内阻
约为1
);
开关,导线若干。
为了使测量尽量准确,测量时电表读数不得小于其量程的1/3,电压表应选 ,电流表应选 ,滑动变阻器应选 。(均填器材代号)
根据你选择的器材,请在图丙所示的线框内画出实验电路图。
为了探究某电阻R t在不同温度下的阻值,某同学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电路,其中A为内阻不计、量程为3mA的电流表,E1为电动势1.5V、内阻约1Ω的电源,R1为滑动变阻器,R2为电阻箱,S为单刀双掷开关。
(1)实验室中提供的滑动变阻器有两个:RA(0-150Ω),RB(0-500Ω);本实验中滑动变阻器R1应选用__________(填“RA”或“RB")。
(2)完成下面实验步骤:
①调节温度,使Rt的温度达到t1;
②将S拨向接点1,调节___________,使电流表的指针偏转到适当位置,记下此时电流表的读数I;
③将S拨向接点2,调节__________,使电流表读数仍为I,记下此时电阻箱的读数R0,则当温度为t1时,电阻Rt=________;
④改变Rt的温度,重复步骤②③,即可测得电阻Rt阻值随温度变化的规律。
(3)现测得电阻Rt随温度t变化的图象如图乙所示,把该电阻与电动势为3.0V、内阻不计的电源E2、量程为3.0V的理想电压表V(图中未画出)和电阻箱R2连成如图丙所示的电路。用该电阻作测温探头,将电压表的电压刻度改为相应的温度刻度,就得到了一个简单的“电阻温度计”。若要求电压表的读数必须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则应在原理图丙中________两点(填“ab”或“bc")接入电压表。如果电阻箱阻值R2=75Ω,则电压表刻度盘2.0V处对应的温度数值为____℃。
某学生欲测一未知电阻的阻值,可供选择的器材有:
A.电流表Al,量程0~10mA, |
B.电流表A2,量程0~0.6 A, |
C.电压表Vl,量程0~3 V, |
D.电压表V2,量程0~15 V, |
E.滑动变阻器一只,
F.电源电动势为4.5 V,电键2个,
用如图所示电路测量,当电键S2连a时,两电表的指针偏转角度都在满偏的4/5处;若将S2接b时,其中一个电表的指针偏角几乎不变,另一电表的指针偏转到满偏的3/4处.该学生所选用的电压表的量程为,所用电流表的量程为,该电阻的阻值为
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的实验中,打点计时器使用的交流电的频率为50Hz,记录小车运动的纸带如图所示,在纸带上选择0、1、2、3、4、5的6个计数点,相邻两计数点之间还有四个点未画出,纸带旁并排放着带有最小分度为毫米的刻度尺,零点跟“0”计数点对齐,由图可以读出三个计数点1、3、5跟0点的距离d1、d2、d3分别填入下列表格中。
距离 |
d1 |
d2 |
d3 |
测量值/cm |
距离 |
d1 |
d2 |
d3 |
测量值/cm |
计算小车通过计数点“2”的瞬时速度为v2=______m/s.通过计数点“4”的瞬时速度为 v4=______m/s,小车的加速度是a=______m/s2。
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的实验中,按照实验进行的先后顺序,将下述步骤的代号填在横线上 。
A.把穿过打点计时器的纸带固定在小车后面 |
B.把打点计时器固定在木板上没有滑轮的一端,并连好电路 |
C.换上新的纸带,再重做两次 |
D.把长木板平放在实验桌上,并使滑轮伸出桌面 |
E.使小车停在靠近打点计时器处,接通电源,放开小车,让小车运动
F.把一条细绳拴在小车上,细绳跨过定滑轮,下边吊着合适的钩码
G.断开电源,取出纸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