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设地球是一个质量均匀分布的球体,半径为R.在离海平面不同高度的位置,物体所受的重力也略有不同,有人利用这个特点来确定山的高度.他用单摆在海平面处测出摆的周期是T0.在某山顶上测得该单摆周期为T,不考虑地球自转的因素,可求得该山顶离海平面的高度为( )
A.(T-T0)R/T | B.(T0+T)R/T |
C.T/(T+T0)R | D.(T-T0)R/T0 |
如图所示,虚线表示某电场的等势面.一带电粒子仅在电场力作用下由A运动到B的径迹如图中实线所示,则下列结论正确的
A.粒子带正电,由A到B的过程中加速度一直增大 |
B.粒子带负电,由A到B的过程中速度先增大再减小 |
C.粒子带正电,由A到B的过程中电场力一直做正功 |
D.粒子带负电,由A到B的过程中电势能先增大再减小,但B点电势能比A点大 |
在我们生活的地球周围,每时每刻都会有大量的由带电粒子组成的宇宙射线向地球射来,地球磁场可以有效地改变这些宇宙射线中大多数带电粒子的运动方向,使它们不能到达地面,这对地球上的生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如图所示为地磁场的示意图.现有一束宇宙射线在赤道上方沿垂直于地磁场的方向射出地球,在地磁场的作用下,射线方向发生改变的情况是
A.若这束射线是由带正电荷的粒子组成,它将向南偏移 |
B.若这束射线是由带正电荷的粒子组成,它将向北偏移 |
C.若这束射线是由带负电荷的粒子组成,它将向东偏移 |
D.若这束射线是由带负电荷的粒子组成,它将向西偏移 |
如图为一列简谐横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在t=0时刻波刚好传到P点,已知从此刻开始再经1.4s P点第二次出现波峰,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这列波的波速是10m/s |
B.质点P在1s内所通过的路程是1m |
C.从图示情况开始,再经1s,质点Q第一次到达波峰 |
D.当波传到Q点以后,P、Q两质点的振动情况始终相同 |
一列沿x轴传播的简谐波,波速为4 m/s,某时刻的波形图象如图所示.此时x=8 m处的质点具有正向最大速度,则再过4.5 s
A.x=4 m处质点具有正向最大加速度 |
B.x=2 m处质点具有负向最大速度 |
C.x=0处质点一定有负向最大加速度 |
D.x=6 m处质点通过的路程为20 cm |
某一单摆的位移-时间如图所示,则该单摆的
A.振幅是0.20m |
B.周期为1.25s |
C.频率为1.0Hz |
D.摆长为2.0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