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是298K时N2与H2反应过程中能量变化的曲线图。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N2+3H2 2NH3,△H=-92 kJ·mol-1
B a曲线是加入正催化剂时的能量变化曲线
C 加入催化剂,该化学反应的反应热改变
D 在温度、体积一定的条件下,通入1mol N2和3mol H2,,反应后放出的热量为Q1 kJ,若通入2 mol N2和6 mol H2,反应后放出的热量为Q2 kJ,则184 > Q2 > 2Q1
如图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 |
B.热稳定性:![]() |
C.还原性:![]() |
D.酸性:![]() |
原子结构决定元素的性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Na、Al、Cl的原子半径依次减小,Na+、Al3+、Cl-的离子半径也依次减小 |
B.在第ⅥA族元素的氢化物(H2R)中,热稳定性最强的其沸点也一定最高 |
C.第2周期元素的最高正化合价都等于其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 |
D.非金属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也一定越强 |
(2014届广东省梅州市高三3月总复习质检)
短周期金属元素甲~丁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表所示: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原子半径:丙>丁>乙 |
B.单质的还原性:丁>丙>甲 |
C.甲、乙、丙的氧化物均为共价化合物 |
D.乙、丙、丁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能相互反应 |
短周期元素X、Y、Z、W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其电子层数的3倍,Y与X可形成Y2X2和Y2X两种离子化合物,Z原子的核外电子数比Y原子多1,W与X同主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单质的还原性:Y>Z |
B.原子半径:Y<Z<W |
C.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X<W |
D.Y和Z两者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能相互反应 |
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Y、Z原子序数之和是W的2倍,X、Z在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图所示,X的最低负价绝对值与其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相等。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Y>Z>W |
B.一定条件下,Y可置换出X |
C.气态氢化物稳定性:Z>W |
D.熔点YW2>XW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