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在一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化学反应:
CO2(g)+H2(g)CO(g)+H2O(g);△H=" Q" KJ/mol其化学平衡常数K和温度t的关系如下:

t℃
700
800
850
1000
1200
K
0.6
0.9
1.0
1.7
2.6

请回答:
(1)上述反应中Q     0 (选填“>”或“<”)
(2)能判断该反应已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依据是      
a. 容器中压强不变   b. 反应热不变    c. v(H2) =v(CO)   d. CO2的质量分数不变
(3)温度为850℃时,可逆反应CO(g)+H2O(g)CO2(g)+H2(g)在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容器内物质的浓度变化如下表:
850℃时物质的浓度(mol/L)的变化

时间(min)
CO
H2O
CO2
H2
0
0.200
0.300
0
0
2
0.138
0.238
0.062
0.062
3
c1
c 2
c 3
c 3
4
c 1
c 2
c 3
c 3
5
0.116
0.216
0.084
 
6
0.096
0.266
0.104
 

①计算:3 min时CO的浓度c 1 =        mol/L,H2O (g)的转化率=       
②反应在4min~5min之间,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可能的原因是       表中5min~6min之间数值发生变化,可能的原因是         
a . 增加水蒸气     b. 降低温度      c. 使用催化剂     d. 增加氢气浓度

科目 化学   题型 填空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探究温度、压强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粗盐中除含有Ca2+、Mg2+、SO42等可溶性杂质外,还含有泥砂等不溶性杂质。
(1)检验溶液中含有SO42的方法是
(2)将粗盐溶解过滤除去不溶性杂质后,在滤液中依次滴加过量NaOH溶液、BaCl2溶液和Na2CO3溶液,直至不再产生沉淀。这些操作的目的是, 滴加Na2CO3溶液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用提纯后的NaCl固体配制100mL 1.0 mol/L NaCl溶液,所用仪器除托盘天平、烧杯、玻璃棒、药匙外,还需要 (填仪器名称)。转移溶液时没有洗涤烧杯会造成所配溶液浓度偏________(填“高”或“低”,下同);定容时仰视刻度线会造成所配溶液浓度偏________。

北京市规定食盐中碘含量标准为(18~33)mg/kg。为测定加碘食盐样品的碘含量,某实验小组设计了如下步骤:
Ⅰ.用天平准确称取5.0 g食盐样品,加适量蒸馏水使其完全溶解。
Ⅱ.用稀硫酸酸化所得溶液,加入足量KI溶液,使KIO3与KI反应完全。
Ⅲ.以淀粉为指示剂,逐滴加入物质的量浓度为2.0×10-3 mol·L-1的Na2S2O3溶液3.0 mL,恰好反应完全。
(1)步骤Ⅱ中反应后碘元素以形式(填物质的化学式)存在。
(2)已知步骤Ⅲ中S2O32反应后转化为S4O62,写出步骤Ⅲ的离子方程式
(3)上述实验样品中碘含量是mg/kg。

现有含NaCl、Na2SO4、Na2CO3和NaHCO3的固体混合物。某同学为测定其中各组分的含量,取部分样品溶于水,并设计了如下实验流程(所加试剂均为过量,反应①~③均为复分解反应)。

请回答:
(1)气体W的化学式是
(2)溶液A中主要存在的微粒除了Na、SO42、Cl之外还有
(3)反应②和③之后均需进行的操作的名称是
(4)试剂Y是(填化学式)。
(5)测定各组分的含量,需要测的数据有:混合物总质量、白色沉淀Ⅰ和Ⅱ分别的质量和

有以下物质:①Mg②Al③C④稀硫酸⑤浓硫酸⑥NaOH溶液
(1)写出①与④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2)既能跟④又能跟⑥反应的是(填序号),写出它与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写出写出③与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下列关于该反应中⑤体现的性质说法正确的是
a.既体现氧化性又体现酸性
b.只体现氧化性
c.只体现酸性
d.体现吸水性

现有下列4种物质:①SO2、②NO2、③FeCl2溶液、④NaHCO3溶液。其中,常温下为红棕色气体的是(填序号,下同);可使品红溶液褪色的是;焰色反应呈黄色的是;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的白色絮状沉淀迅速变成灰绿色,最后变成红褐色的是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